第(2/3)页 “他是个天才,省中医院心内科实习生乔振乾如是说。” 省城的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行动起来,对江寒在省中医院救人的过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报道。 有文字,有照片,有小视频。 一时之间,前几天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又倒向另一边。 吃瓜群众开始发挥作用,各种评论争先恐后。 “赫然发现,江寒根本与省医没半毛钱关系!” “省医这是贪天之功!” “江寒是省中医药大学培育出来的!” “江寒的水平,是在省医实习一个多月就练出来了?开国际玩笑!” “江寒在省医有没有上手的机会?” “看看,省中医院真大气,敢让实习生上手!” “如果省中医院不同意,江寒能把人救活?” 省医的医生们看到舆论,马上觉得底气不足。 是啊,江寒是谁培养的? 一个是他的爷爷,一个是他的学校! 面对省中医院的突然反击,省医却显得不知所措。 还在省外开会的省中医院院长龚兴邦,看到后十分满意。 其实,学校奖励给江寒的50万元,不是学校出的。 这50万元是省中医院出的,为的就是让省中医药大学搞好舆论配合。 大力宣扬江寒的奇迹,仅仅体现两点:一是学校对江寒的培养。 第二点是体现省中医院的大度,肯为江寒提供舞台。 所有的报道当中,均未提及省人民医院。 媒体的广告费、记者的车马费花了100万元,加上江寒的奖金50万,就成功地扭转了被动局面。 150万元,对于一个三甲医院来说,算得了什么? 这件事,对于省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都是双赢。 省医中医科的马昆一看不对劲,马上要找陈松奇院长。 “马主任,不要再找媒体了,院里医护人员,也不要在网上讨论此事。” 陈松奇院长阻止了马昆。 马昆很是郁闷,省中医院装死几天,突然来了一闷棍。 难道省医就这么罢休了? “马主任,给科室的人说一声。把精力转到业务上来。这事,省卫健委的领导知道了,给我打电话了。双方不要再炒作了。” 原来,省卫健委副主任肖明剑亲自给两个院长打了电话。 对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话,省医和省中医院都不得不听。 马昆想继续战斗下去,也没有多少粮草了。 毕竟,最核心的是:江寒的水平不是省医的功劳。 “我们不要再拿省中医院说事了。但我们也要办好活动,不是跟其他医院争地位,而是我们自己要争人才!” 陈松奇说道。 马昆立马明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