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现代与多彩-《重生在毕业那年》
第(3/3)页
南北向的主街长200米,宽10米左右,街道宽高比约为0.6:1。相对而言,两侧建筑对道路的限定是比较强的。沿着主街向前走50米左右,来到了片区的中央广场,长宽都约为30米的尺度宜人的主广场。
主广场正前面的苹果标志格外耀眼,那是置于两侧建筑之上骑楼,暗示着朝前行进。穿过骑楼后的主街与原来的主街向西移动了20米,与街区外的城市干道相接,形成贯通的态势。主街的结尾又呈现向外扩大的梯形,表示着主街的终点。
城市干道连通到三里屯街区的北区。东西向的次要街道长约140米,街道宽度在3一5米,空间给人的感受更为狭窄,营造出中国古老巷道的空间尺度感。
街区的入口呈现喇叭型,东侧建筑的切角吸引人们前来。主广场上四周有座椅,中央有喷泉、供来游玩购物的人漫步、休憩、畅游、观景、闲坐、溜冰、还可以选择在喷泉中嬉戏。主广场上的社区中心一橙色大厅,是各种社区活动、展示和表演的场所。
建筑实体呈块条状分布,边长从10余米到50余米,大小不等。由于建筑的几何折线化的切割方式,使东西向的次街两侧的垂直界面的参差不齐,空间开合变化尤为明显,形成若干个让人观赏驻留的小空间。
建筑二层有连通的廊道,一来增加了商业空间的连通性,限定了由于建筑的折线外边界所形成场空间的隐性边界,使若干小的空间节点具有完整的形态。同时二层的建筑沿柱网轴线向内缩进,形成若干个开放平面,让人们有休憩的空间,结合店铺的不同功能,把室外平台充分利用了起来,变成室外餐饮平台。
三里屯南片区的建筑特色也格外鲜明。建筑外皮是玻璃与金属材料的交替组织,大面积的玻璃既是橱窗,又连通了室内外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丰富多变,采用饱和的用色和时尚的材质突出都市氛围。”
“叶婉,三里屯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陆阡陌问道。
“现代和多彩。”叶婉答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