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叫不撩而撩。 这种人,文雅的说法是内秀,通俗的说法是……闷骚! …… 这个制作台便是一种陶轮了。 陶轮的出现,对陶器的制作,是革命性的。 有了陶轮,陶器的制作,无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提高了不止一个量级。 将制瓦的模具换上其他形状的模具,那便能制造出碗、盘子、罐子、瓶子……等等圆形的陶器,并且是非常标准的圆形。 有了陶轮,制作陶器,成品率将大大提高,那种歪瓜裂枣、失败的陶胚,将大大减少。 蛮牛一眼就发现了其在制陶上的巨大作用。 天才! 他的洞察力非常强。 放在现代,这个家伙绝对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叶青在心里给他树了个大拇指,立马来了个三连,收藏、推荐、月票。 呃,失误…… 叶青看蛮牛他们学会了,剩下的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他便重新回到木作区。 蛮牛的反应提醒了他。 他准备多制作几个陶轮。 陶器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用品,即便后来出现瓷器,陶器都没有被淘汰,一直沿用到了后世。 小时候,家里的坛坛罐罐,水缸呀,米缸呀,酒缸呀,酸菜坛子呀……等等,都是陶器。 这次不像制瓦的制作台那么简陋,叶青加上了脚踏传动装置。 他将陶轮安装在制瓦大棚里,这次他没有召集别人制作陶器。 他准备自己上。 部落的陶器用量有限,并不需要大批量制作。 部落使用的陶器是黑陶,这种陶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先进,比彩陶要繁复,难度要大,技术要高。 叶青不是专业人士,凭他一鳞半爪的陶器知识,工艺上,他能改进的地方,只有发明“釉”。 再就是不涉及陶器的具体工艺,只在制作陶器的工具上做些改进。 首先,为了选料,他发明了篾编筛子。 将选中的土料反复碾磨,过筛,得到了一堆非常细腻的黏土土料。 土料晒干后加碳粉,加沙,加水,和泥。 当然,碳粉,沙也是过过筛的。 将和好的揉搓充分的陶泥,放阴凉处静置发酵! 这个时间,他又将朱砂、孔雀石、长石、石灰石、石英等碾磨过筛,然后调成三种糊糊,一种红色,一种绿色,一种白色,这是釉料。 釉实际就是一种玻璃质,成分和玻璃相似。 长石、石英、石灰石很常见。 长石,种类很多,野外随便找一块石头,有点晶性的就是了。 石英,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就是河沙。 石灰石,成分碳酸钙,周围的山脉,主体就是这种石头,什么大理石,汉白玉,大青石等等,成分都是碳酸钙。 这三种是釉的基础原料,形成玻璃质。 孔雀石,铜矿山上找来的。 朱砂是从族长的巫之小屋找来的。 这两种是颜料,加孔雀石,就是绿色釉;加朱砂,就是红色釉;不加颜料,釉料就是普通的白色釉,如果材料精挑细选,烧制技术到位,就是透明的玻璃了。 红色的防风氏图腾所用的朱砂,在他时时刻刻寻找发掘可用资源的目光下,无所遁形。 准备就绪,第二天,叶青开始制陶。 先制个碗吧。 部落吃饭,用的是陶豆,他还是不很习惯。 陶豆脚粗,容器又浅,不方便端拿,盛食物又少。 叶青踩动脚踏板,陶轮开始转动起来。 陶轮转速不是很快,但是足够平稳。 很快一个薄薄的碗开始成形。 换底板,倒过来,加上泥条捏成碗底。 毛胚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