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始皇帝也是如此。 有好的一面就势必有坏的一面,人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无非是有的人好坏参半,有的人三七分摊罢了。 “陛下,你想必也看到了吧?这就是你这些年来所重用的大臣们,你睁开你的眼睛好好看看,这在场的哪一位,不是我大秦的肱股之臣,哪一位,走出去,到大秦的基层,不是作威作福的主?就这大秦的中央官员,在陛下您眼皮子底下的官员,都这般的傲慢无礼,何况那些最底层是普通百姓乎?他们在这群人眼里算是人吗?啊?” “这......” 始皇帝被问倒了,说实话,他现在也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李林的说词太过于激进了,激进到让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陛下,大秦的吏治已经败坏到了极点了,这是明证,昔日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因此而强盛,就是因为齐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现如今大秦是个什么情况?您应该是知道的,言路已经断绝了,多少因为劝谏您的忠臣被您免职?也因此,这整个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大部分都是些跳梁小丑,只会夸夸其谈,根本就不能做什么事情,导致这天下局势更加的复杂了!” “那依你所见,可有什么良方?” “陛下,微臣有治国理政七百多种办法,现如今,微臣觉得,大秦不需要这么复杂,就只有三条,一、废除严苛之法,宽天下万民之心;二、斩尸餐素位之臣,重塑吏治;三、地方官不许同地方的人担任,不许地方豪强干预地方府衙的政策,不许地方豪强与地方官互相勾结。” “这......” 此时的始皇帝已经是暮年状态了,若是年轻个十岁,他说不准还有大刀阔斧重新推平的雄心壮志,可是他现在已经老了啊。 人老了,就会意志不坚定。 这是人的特征。 无论那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陛下,现如今吏治混乱,导致法令不同,乃至于地方官勾结地方豪强之事不止,庶民被豪强地主所欺凌,土地兼并严重,看似四海荒田之多,但却都是有地主所挂名把持,乃至于四海虽大,无立锥之地。佃户之努力,却被地主豪强所剥削,上交赋税者,不足一年之口粮,如此情况,陛下,还请明鉴啊!” 始皇帝睁开那双极具威严的眼睛看着对着他流出真情的李林,顿时就心乱如麻。 他原以为这李林不过只说些表面办法,将大秦的问题稍微解决一些。 可未曾想。 这李林居然动真格的,把大秦的弊病全都说了出来。 如此一来。 李林他就会成为众矢之地啊! 【现如今,我不能再苟且偷生了,此前的我想要低调,不想卷入这漫长的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但是你们为什么要如此逼我呢?我只想做个大秦混子李林,不想做什么改革家,不想名垂千古,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你们逼的,不将你们这些人丢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从此以后不再姓李!】 【大秦的弊病,比这更加的严重。我要是全部说出来,估计我今天是活着走不出这大秦宫殿了。大秦已经烂在了根子里面了,从商鞅变法开始,就注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覆灭道路。】 “李中丞,你说得十分贴切目前大秦的处境,上一次,朕已经颁布了宽仁政策,减免各地的徭役以及各地百姓的赋税,不过,效果并不大理想,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始皇帝默然一叹。 他其实比谁都清楚大秦的烂摊子,尤其是上一次他体察到大秦的国情已经不如他所想象的那般之后,他就派人深入浅出地调查了一番。 得出来的结论,比今日李林所说的情况还要严峻。 但他却迟迟没有采取办法来改变。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什么时候驾崩,他不敢保证扶苏上台之后,能不能顶住压力,继续贯彻他的政策继续延续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