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弈道稻香-《血浸丹青》


    第(3/3)页

    “对啊,我大齐皇族之源,乃是圣人故里,行圣人之道有何不妥啊?”刘丹一本正经道“这儒家教化民众有方,民遵礼,君治国以礼,则天下大治,可使我大齐成为礼仪之邦,书香之国。”

    林霄皱了皱眉头“这山河破碎,臣民食之不果腹,君王落难颠沛流离,何来礼制仁政兴国之说?难道百姓文明礼仪,就无口腹之欲,君王仁德循礼便可平定天下,军士以圣人经典就能说死敌兵了不成?!”

    “唉,将军莫要当真。”高长顺笑着摆手,示意林霄打住“先生这般,其实是在生朕的气。先生,学生坦诚,还望先生教我治国之策。”

    “那,陛下和将军都以为这仁政礼制不妥,那……”刘丹露出了一副为难的表情。

    “那我大齐……对,该兴无为之道,老子是圣人之师,道学流传千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小国寡民不争于世,万民方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林霄愤然而起“先生!您这胡搅蛮缠的也太过分了!自小,先生便教予学生无数为人之离,这第一条,便是要有宽人之器、容人之量。怎生自己却如此小心眼,陛下如此诚心相求,先生心头那分气,难道还未消够么!”

    “唉,无妨无妨,朕,还有这么一点雅量。将军莫要为朕坏了师徒之情。”高长顺依旧笑脸盈盈“大凡稀世珍品,哪能轻易示人?”

    高长顺笑着坐到刘丹身边“学生亦觉此名不佳,欲改名长风,不求万人称颂,只求百年之后,能博世人以武谥之一身。望先生教我平天下之策。”

    “呵呵,这平天下之策,不早已被将军和陛下所言尽了吗?”刘丹缓缓起身“君王有雄心,有不溺安逸之心。良将不惜命,有不惜名节之志,这平天下之策,便已成大半。”

    “先生这是原谅陛下了。”林霄低头一礼“学生愿与陛下同闻先生新论。”

    “这平天下之道,乃商君金律之法,将军先前不是说过,乱世用重典,何为乱世?当今诸侯割据征伐,四方边角不绝,天子流离,国都沦丧,难道不是乱世吗?”

    “学生愚钝,先生一言,如醍醐灌顶,请先生授学生商君之法!学生该以何朝为例,以哪代为范?”

    “何须范例?强国,皆不可为范。”刘丹捋了捋胡子“秦之强,以甲兵严令为强,汉之强,以明君励志为强,晋之强,以山河广茂,人丁兴旺之强,此先三朝之强,皆不是根本之强。”

    林霄有些难以置信“秦汉晋三朝之盛,连绵千年之强,还不足效仿?”

    “之所以不足相仿,是因为其道偏颇,唯一时之强,难以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庸君则弱,遇昏君,则必亡。”

    刘丹指了指远处的引水竹架“就像那架子一般,先人引水,若有一人成了上面的孔洞,则甘泉断流于此,后人难以回天。因此,秦二世而亡,汉虚设百年,晋山河破碎啊。我大齐若要中兴,必不究学派,从根本强国,以制,强国之根基!”

    “先生终显大才,大齐之幸,学生之幸,天下苍生之大幸。”毅宗高长顺,不,此时,应该称他为齐毅宗高长风了,他以膝点地,以额叩首“先生,请受高长风一拜!”

    “陛下折煞微臣,陛下快起,微臣身为大齐宰辅,定当以毕生所学报国,陛下至诚至深,刘丹披肝沥胆!此强国之策,唯有六论……”

    建武三年,齐协七月二十五日,毅宗皇帝流于齐北,改讳长风。起名士刘丹之策,拜丹为相,图变法强国。后诏侯公子林霄,拜霄为将,力图护国。

    ——《齐书》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