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履薄冰拜入门-《灵域归途》


    第(2/3)页

    还未走进观门,便见一身穿道服之人,金丝缕带,洒脱飘逸,凛然正气,扑面而来。

    那人见凌子桓来此,未等凌子桓开口,轻轻咳嗽了一声,后一本正经地说道:“你是刚来我金烛峰的新人吧,为何见了师父还迟迟不下跪?”

    刚说完,只听“扑通”一声,凌子桓跪在地上,一脸诚恳,“师父在上,受弟子凌子桓一拜。”

    又急忙三叩首,地面上传来声声脆响。

    “哈哈哈!”那人先捂着嘴嗤笑,后实在忍不住,就开怀大笑,令跪在地上的凌子桓一时摸不着头脑。

    “胜之,你又在恶作剧,莫要为难小师弟!”应声寻去,从里面走出一人,身材魁梧,面目和善,浓黑的眉毛连成一条线,眼眸中清澈如水,宛如黄昏时分西垂的夕阳,给人一种轻松随意。

    曹胜之挠了挠后脑勺,咧着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笑着说:“嘿嘿,大师兄来了,没关系啦,我逗小师弟玩儿呢。他不会介意的,是吧小师弟?”

    “呃……嗯。”凌子桓一时反应不过来,只得勉强应了一声。

    凌子桓木讷的神态让曹胜之又笑了起来,看新来的弟子这般憨厚诚恳,想着这金烛峰往后的日子更加有趣,随后扶起凌子桓,一脸笑意不减,好似对方才大师兄的话毫不在意。

    凌子桓耷拉着脑袋,叹了口气,原本想着谨言慎行,步步为营,也算是如履薄冰,却不料未踏入师门之前就被戏耍了一番。

    姚致远见凌子桓心事重重,有所顾忌,便好言宽慰道:“哈哈,小师弟,别生气,你三师兄啊,就是这般性子的人,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呃,我是师父座下的大弟子,姚致远。”

    姚致远望着凌子桓,态度谦和,对这个新来的小师弟似乎颇为好奇,可能是金烛峰许久没有拜入新人的缘故吧。

    “凌子桓见过大师兄,三师兄!”说着,拱了拱手,算作微礼。

    曹胜之拍了拍凌子桓瘦弱的肩膀,正色言辞,不似刚刚那样戏谑。

    “凌师弟,从今往后,我们一并修行,风雨同舟,你要把这金烛峰当做是自己的家。若有难处,或受人辱没欺凌,不必禀报师父,做师兄的为你做主。可若是做出一些背弃师门的事情来,我们可定不饶你!”

    这恐怕是凌子桓自踏入玄清宗后听到最舒心的话,没想到三师兄外表嘻皮笑脸,跅弛不羁,内心却极重情义,前一刻的愤懑和失落顿时烟消云散。

    想着有这样的师兄,日后的同檐修行就多了几分乐趣,总比那些韬光养晦之人更好相处得多。

    想到这里,凌子桓眼角湿润,噙了许泪花,两人对视,皆浅浅笑意。

    “师弟,这里只是侧殿。走吧,师父在大殿着你呢。”姚致远说完,便转身往大殿走去。

    片刻,凌子桓随两师兄入大殿内,只见正前方一身道袍,正襟危坐,气宇非凡,炯炯有神,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挺直的鼻子下两道勾纹,更显出一脸坚毅刚强的气概。

    可这副尊容不像前几日在飞来峰上所邂逅的那般面色冷漠,却也不怒自威。

    姚致远和曹胜之见到叶风迤,皆行了一礼,然后跟其他同门一样站在两侧。凌子桓扫了一眼前方师父和两侧的师兄,也没有多看,就缓缓跪下,叩了几个响头。

    叶风迤开口道:“你就是凌子桓吧,快起来,如今都是自家人了,万事不要拘束。”

    听到这句话,凌子桓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一半了。在多少个深夜里,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揣测传授自己道行的启蒙师父该是怎样的模样和脾性,或许这样的师父才能真正学有所成,不辜负爹临终的期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