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试题-《一生一世唯爱你》
第(2/3)页
圈地一事,实为英宗皇帝之过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政者,当以民为先。正是因为英宗皇帝管理出了问题,对臣下监督失察,导致农民土地被地方上的当权阶级以种种理由兼并,农民失去土地,而大明却不像大宋一样,有充足的海外贸易来填补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才会导致大量的农民被迫成为了流民。
而英宗既然出台了流民开发荒地的政策,就应该始终如一,人人都知荒地开发之难,刀耕火种,还要精心伺候,如此几年,才勉强能产出粮食,却偏偏在见到两湖土地之肥美后,出尔反尔,纵使贵族侵吞,这才造成流民之祸。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英宗将百姓玩弄于鼓掌之间,因此才会遭受百姓的奋力反抗。试问这天下的流民,是否可以全部杀个干净?而朝廷朝令夕改,会在百姓中大大降低了信用程度。
元朝末年,流民不断,蒙古蛮夷四处镇压,太祖皇帝一呼百应,完成我汉人的大一统,复兴我华夏的朝廷。我大明如若不吸取经验,过去历历在目,又和元人有何区别?
张敏之心跳如鼓,英宗作为当今圣上之父,又已经过世,是不便评价他的过错的,但她并不想一味歌功颂德,她只能赌一把,赌书院里的有视之士,能看得出她的观点好坏。
……
事实上张敏之的卷子出现在书院先生们面前的时候,也真的是惊艳了一把。
字迹大气洒脱,文章结构严谨,立意清晰明了,敢说敢言,放到哪里,都能拔得头筹,只是对英宗的批评太过尖锐,实在是年轻气盛。
当天晚上,她就被人通知,叫去了书院的孙院长房间。
孙院长本身是御史出身,也曾教导过太子朱佑樘学问,泰山地动后,因为朝堂上倒太子声不断,他率领一行御史跪地不起,坚决捍卫正统,终于招了万贵妃的忌讳,被罢了职,之后他就接了岳麓书院院长的工作。
孙院长拎着那份她所答的试卷,沉着脸说:“张延龄啊张延龄,你胆子可不小,你知道不知道,光你这份试卷,一旦呈上,你说不定就得了个造谣滋事的罪名。”
张敏之目光落在他的脸上,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缓缓道,“胆子不大,又怎么敢来考岳麓书院?”
“好,”孙院长重重将试卷往桌上一拍,“关于你的名额,院里的老师意见很多不同,有人觉得你才华惊人,也有人觉得你是在哗众取宠。”
他深深看向张敏之,“既然你提出了圈地一案是英宗之过,那么张延龄,我问你,你有解决办法吗?你要知道,纸上谈兵总是容易的。”
张敏之心里一个激灵,这么看来,自己十分有戏。
她冲孙院长拱拱手,不卑不亢道,“这个问题,我的确想过。”
孙院长眼底划过一丝亮光,道:“那你说说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