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想到这里,刘易苦恼的揉了揉额头,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末会产生这么多的流民了! 不是朝廷不赈济,而是压根赈济不过来啊! 现在大明的年岁入能有多少? 银两加上实物,应该是二三千万两上下。 这些钱,除去供给辽东抗虏和中原剿贼的经费,还要维持大明朝廷的官员俸禄,皇室宗亲的俸禄,还要有各地的执政经费。 哪里还能有钱救灾赈济灾民? 就按照现在大明北方的这种情况,大明把一年的岁入都砸进来救灾,也特么是杯水车薪啊。 一个代州就需要大几十万两银子赈济,大明受灾的何止是一个代州? 别的不说,光是今年的黄河决口,受灾的就有几十个州县,整个黄河下游,华北平原都变成了一片泽国。 再加上大明上下贪官污吏,在赈济钱款中伸手捞钱,使得本就不多的赈济变得更加的杯水车薪。 也就不怪大明北方流民不断了! 刘易现在很愁,不过幸亏他把代王的府库搞到了手,否则的话刘易就算是把自己买了都接手不了代州的灾民赈济。 刘易要快些拿出一份灾后重建方案来。 他不是冤大头,不可能让代州的百姓白吃他的饭而啥也不敢,他要以工代赈,抓紧时机把代州建设起来。 修建工厂,开垦良田,修缮一些道路和水利,实在不行就去加固城墙,在各个关键地方修建战争要塞去。 反正刘易不会让人吃闲饭! 就算是以工代赈要比吃完躺着不动,勉强饿不死消耗更多的粮食。 刘易也不在乎这么点,大不了粮食消耗多一点,现在刘易还是很有钱的。 别看大明北方天灾人祸不断,田地减产严重,但南方却还是一片风调雨顺的盛世景象。 湖广,四川两个大粮仓每年产粮一点不少,只要肯花钱,就能搞到粮食。 刘易现在还是朝廷的人呢,顶着朝廷的官皮,想要从湖广四川买粮食,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来,不存在问题。 就在刘易思索着该派谁去卖粮的时候,郭亮敲响了他的房门。 刘易抬头叫人进来。 郭亮推门进来,脸上满是喜色。 “大少爷,大少爷,老爷和夫人到南京了,已经安顿下来了,遣人送回来了两封书信和几口大箱子。” “小人没打开看,不知道是什么。” 刘易搁下手中的笔,接过郭亮手上的两封信件,撕开火漆封,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吾儿,见信如面,吾已安全抵达南京安顿,吾儿勿忧…… 刘老爷在信中现实表明了对刘易的思念,以及他和赵氏已经安顿下来,并且他已经上任礼部主事等消息。 然后,便是在信中嘱咐刘易要照顾好自己,领兵打仗要注意安全,不要冒险…… 信的内容絮絮叨叨,但却看的刘易满是感怀,这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浸润着刘老爷这个老父亲对他的拳拳爱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