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篇 第三章 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2/3)页

    内容包括:记忆的知识及其扩大的可能性、研究方法、音节系列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记忆的保持和重复次数的关系、记忆的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复习的影响和记忆保持及音节系列内各项顺序和记忆保持的关系。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谁写的?

    荣格(c.g.jung)1933年出版本书,此书也是荣格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荣格脱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会后,独创分析心理学派后写的著作。

    书中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继承性的批判和根本性发展,对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都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新的涵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

    书中论述了分析心理学的各个问题,由梦的解析论及潜意识,由人类类型论及与弗洛伊德根本分歧的焦点,从集体潜意识论及宗教、文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问题。

    《拓扑心理学原理》是谁写的?

    勒温(kurt    lewin)在1936年出版了《拓扑心理学原理》一书。

    书中阐述了勒温利用拓扑学概念,系统研究人格等心理学问题的结果,体现了勒温的整体性、完形性和场论等思想。

    富有独创性的构思奠定了勒温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使得勒温成为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故而该书在勒温心理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了解和研究勒温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

    《教育心理学》是谁写的?

    桑代克(edward    lee    thomdike)1914年出版此书。

    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性差异及其原因三个部分。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以及个性分别理论。

    这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著作,教育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

    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的正式问世。

    附:心理学的历史事件

    约公元前510年    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前450年    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由四根(土、水、火、空气)构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赖于身体的特殊构造;身体上的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异。

    约公元前429年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和心理活动都是灵魂的功能,也都是机械的作用,认定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的存在。

    约公元前400年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将恩培多克勒的人体四根说发展为人体四液说,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他将心理疾病分为狂躁、忧郁和痴呆三类。

    约公元前380年,古希腊的柏拉图承认物与观念两种现象,观念除生而具有者外,皆为感官观察的结果。

    这是心物二元论的基础。

    约公元前350年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五种感觉的理论和三条联想律。

    误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他著有《论灵魂》。

    约公元前320年    孟子主张“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在情意心理方面提出“寡欲”、“尚志”等。

    约公元前260年    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主张“性恶沦”,注重“化性起伪”,所著《劝学》、《解蔽》、《正名》等专篇,对学习、认识人性和思维等心理问题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约公元70年    王充著《论衡》,其中论述有关感知觉、思维、注意、情欲和人性等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100年    刘劭著《人物志》,提出人的才性与其鉴定问题。

    约公元500年    范缜著《神灭论》,阐明形神关系问题。

    公元1650年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人性论》出版,主张机械主义的决定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情欲》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论及“反射”的概念。

    公元1677年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论。

    公元1689年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出版,创术语“观念的联结”,即“联想”。

    他提出“白板说”。

    公元1695年    莱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论,创术语“统觉”。

    公元1709年    贝克莱的《视觉新论》出版。

    公元1734年    沃尔夫的《经验心理学》出版,创“官能心理学”,世界上首次出现“心理学”一词。

    公元1739年    休谟的《人性论》出版。

    他用联想主义、现象主义及科学因果论阐明自然现象的规律。

    公元1754年    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出版。

    公元1760年    麦斯麦发表动物磁性论,并提出麦斯麦术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

    公元1765年    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出版。

    公元1807年    贝尔和马让迪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扬提出色觉论,即后由赫尔姆霍茨发展的三色说。

    公元1808年    加尔建立颅相学说。

    公元1816年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21年    弗卢朗第一次进行脑功能定位实验。

    公元1822年    贝塞耳首先在天文观测上发现反应速度的个别差异。

    公元1825年    “普尔金耶现象”被发现。

    公元1826年    缪勒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学》,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公元1832年    贝内克提出心理学为自然科学,他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34年    加尔和施普尔茨海姆提出官能分区的假设,推动了脑功能的研究;韦伯发表《触觉论》,提出韦伯定律。

    公元1838年    法国精神病学创始人埃斯基罗尔创术语“幻觉”;惠斯通发明实体镜。

    公元1840年    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

    公元1843年    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创术语“催眠术”。

    公元1844年    洛采提出动的视觉的部位标记说。

    公元1850年    赫尔姆霍茨首创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方法。

    他最早进行反应时的实验。

    公元1852年    赫尔姆霍茨发表色觉论。

    公元1855年    麦克斯韦首创混色器。

    公元1868年    费希钠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61年    布罗卡发现大脑言语中枢的部位。

    公元1863年    冯特的《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出版;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出版,他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