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 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较大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由于“内容”与“构造”两个学派在主体思想上是一致的,故后人一般都倾向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的学派。 该学派的理论兴盛了二三十年。 机能主义学派主要什么思想? --实用主义哲学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 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詹姆斯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 安吉尔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它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学等。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什么思想?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 行为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 它一反传统心理学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该去研究那些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则隐藏于身体内部,强度也有大有小。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从而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或是反过来通过反应推知刺激,最终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顶峰,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整整30年间,行为主义学派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这在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 格式塔学派主张什么思想?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心理元素 20世纪初,格式塔学派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卡夫卡和苛勒。 这是在冯特本国因反对冯特的理论观点而产生的一大学派。 “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由表示“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音译而来。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元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同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因此,它主张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心理现象以及心理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各个元素,也反对行为主义用来表示刺激与反应的“s-r”公式。 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整体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具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 整体并不简单地等于各部分的和。 他们有一句名言:“整体总比部分相加还要多。” 比如,把许多单个的音符放在一起,从它们的组合中会出现新东西(一支曲调),而这种新东西并不存在于任何个别的音符中;把四根线段组成一个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一种新的性质的新的形式,它的含义比四根线段本身的含义要多得多。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 这对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较大的贡献。 但其不足是,它们研究只局限于感知觉的领域;另外,它的一些原则究竟是否能适用于心理学的全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这一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什么思想? --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什么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和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 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 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 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 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一直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表现出来。 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 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百余年史中唯一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日内瓦学派研究什么? --从儿童到老年纵向研究人的心理 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 他们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 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在皮亚杰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识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的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由儿童到老年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类的智慧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因此,皮亚杰学说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同时,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重视不够,对环境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偏低,对人类智慧的结构化有些牵强、武断。 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什么思想?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神经生理学主张什么思想? --生理机制决定心理活动 神经生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潘菲尔德、瑞典的海登等一大批学者。 该学派主要强调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它主要从解剖结构、生物化学组成、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脑及神经系统结构与探能进行研究。 例如,对脑的蛋白质、核糖核酸化学物质的研究;对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研究;对大脑的记忆过程的研究,等等。 目前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包括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他们有的甚至不惜放弃原来已研究多年的课题转而投入对神经生理的研究中。 德国解剖学家加尔提出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观点;法国生理学家弗洛仑斯用精确的切除法研究了人脑,发现了脑机能的整体性;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患“失语症”的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了左侧大脑皮层专管“语言”的机能区域的存在;德国医生弗立奇以及法国生理学家形齐格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而发现了大脑皮层上的专管人体肢体动作的“运动”机能区的存在;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用微电极探查大脑皮层得到了更精确的机能定位,并首次发现了“记忆”机能区的存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柯贝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发现,记忆是通过大量的神经元的触突变化储存在中枢神经的大片网络上的,这种储存是扩布性的,很像全息照相;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通过长期对“裂脑人”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有分工,左半球主管语言、数理和逻辑等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空间形式、音乐和艺术等形象思维;瑞典生物学家海登在生物学上的dna和rna的发现之后,通过对动物的实验发现rpja是记忆物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教授休贝尔和威塞尔通过脑电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的细胞还有进一步的分工,有的管看线条,有的管看角,有的管看运动等,这项研究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认知心理学主张什么思想? --意识支配行为 认知心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正处于高潮。 一般认为,该学派的奠基者是美国的耐塞和西蒙。 认知心理学是在行为主义失败,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条件下产生的。 该学派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应承认人的主观意识,并认定,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 强调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人对外界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 为此他们认为,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基本上博采了几大学派的长处,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认知心理学已表现出来的缺陷是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而集中于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