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天,沈文荣一共降了三回价,从七百五十文一路降到六百文。 毕竟都是升斗小民,柴米油盐处处计较。 沈文荣又派了个人守在南北杂货附近,但凡看见人想往这边来,都往他那边招揽。 一来二去,南北杂货确实损失了不少客人。 里正说道:“降到五百五十文了。咱们真的不也降个价?这样下去,咱们的菖蒲粉要积货了。” 菖蒲粉归根结底是食物,存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金泽书院和广聚楼每月都有固定消耗,但目前看来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消化不了他们的存货。 “不降。”沈清还是那句话,“您就等着吧,他们撑不了多久了。” 沈清敢把价格定得这么低,是有底气在的! 七百六十文,这并不是沈清的底线,却已经快要触及到沈文荣的底线! 窑厂的陶罐,佟家纸坊的油纸,水田里还没收割的菖蒲,甚至每天燃烧的柴火,她都能继续压缩价格! 这就是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 这场价格战,沈清可以陪沈文荣玩,沈文荣却玩不起! 沈文荣确实已经玩不起了,价格一天天往下降,超过六百文后他们根本就是在亏本。 跟着他的村民们心都凉了。 “文荣,你和我们说句实话,这菖蒲粉生意到底还能不能做?” 沈文荣心里憋了口气,“你们急什么?亏本是一时的,只要把清清那丫头压下去,以后镇上的菖蒲粉生意还不都是我们的!” 村民们人心浮动,沈文荣的保证已经不起作用了。 “你把钱退给我吧,我不想做了。家里的田都长草了,不能钱没挣着还喝西北风!” “生意也不是好做的,我也不想干了,还是回家种田去吧。” “兄弟们还是认栽吧,清清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咱没那个天赋!” …… 沈文荣磨破了嘴皮子,村民们也不愿意听他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