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好事从来不易得-《太子别动》
第(2/3)页
“没什么,本宫抱怨几句。”朱厚照摆摆手不想再提糟心事。
刘大夏和英国公告退离去。跨出文华殿,刘大夏问英国公是否知道羊毛有何妙用。刘大夏看上去年纪大,其实在高品级官员里算是年轻的。他身体非常健康、耳聪目明,没错过朱厚照的自言自语。在官场上,身体也是一种本钱。
英国公心头百转千回,笑了笑道,“弘仁殿研究了草原的羊毛织毯、羊毛编织品等。工匠们改进纺车把羊毛纺成毛线。毛线编织的衣物可以御寒。太子把羊毛纺织送给河套,想让河套开设羊毛作坊收购草原的羊毛。但程克勤似乎另有想法,单单只收购凉州的羊毛。太子不满,取消了河套在囚牛商行的购物特权。”
刘大夏若有所思。
“程克勤此人自负才高八斗,做事一向很有主张。河套太子府成立有三年。也不知道太子是否想要换一批人。”英国公试探道。
刘大夏呵呵一笑:“朝廷京察六年一次,太子府又是刚设立,这个……不过以皇上对太子的重视,太子府终究是太子做主。”
英国公眼线遍布朝野,轻易把内幕消息告诉他,怕是想让某位勋贵成为太子府左长吏。太子虽年幼,可有皇上精心培养,对人心的把握非常精准。他曾任佥都御史核查宣府的兵饷,知道边关武官糜烂的程度。军制改革有紧有松,抓住高级武官放过低品武官,补偿士兵和军户,一套组合拳下去,让军队安稳地渡过改革。
“河套关系到西北和北方的战略布局。河套应该任命一位精通兵事的左长吏。刘尚书以为如何?”英国公直截了当地说。
刘大夏笑呵呵地重复刚才的话:“太子府始终是太子做主。我们的意见,做不得数。国公爷常伴太子左右,应该比本官更了解太子的脾性。”
“都说太子不好相与,其实太子礼贤下士,非常重视他人的意见。特别是被太子认定的有才干者。”英国公拍拍刘大夏的肩膀,“马尚书也认为河套的左长吏应该懂兵事。”
说完英国公潇洒地离开,独留刘大夏一人思考。
刘大夏回头望了眼文华殿,失笑着离开。京师水深,他身处其中难以独善其身,还不如直接投靠太子稳妥。他上午散朝抽空来文华殿,可不仅仅是为了学回回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