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各有心思-《太子别动》


    第(3/3)页

    “所以今日皇上罢朝?”礼部尚书徐琼猜测。

    户部尚书周经眼神闪烁:“太子会不会受了重伤不方便见人?”

    “周尚书是山西籍人士,大同方面没给你送信吗?”徐琼问。

    周经和晋商的关系,在位的众人心知肚明。晋商在大同的势力,不比官府差多少。

    “没人见到太子。”周经重复刘健的话,默认收到过大同的消息。

    “囚牛商行昨夜有异动。”周经又添了一句。

    京师一半的商人为晋商。只要是商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囚牛商行的动向。

    在场的一下子分为两派,一派质疑,一派盲目地相信。

    李东阳能理解。质疑的内心支持太子,相信太子遇刺的都是坚定的反对太子之人。

    周经把太子是否遇刺的话题转移到应对措施上:“我等上书请皇上纳妃吧。”

    “皇上年纪也不小了。若真的……可以过继。宋英宗、宋孝宗、宋理宗都是宗室过继的。”徐琼发表不同的看法。

    徐琼勉强算的上张皇后的姑父。他肯定要为张皇后打算。英宗钱皇后无子,宪宗继位没几年抬了生母周氏的地位。现在周氏成了太皇太后,周家满门享尽荣华富贵,谁还记得钱皇后。

    “越说越不像话!”刘健制止了众人的胡言乱语,“不能让消息泄露。两日后便是万寿节。到时自见分晓。”

    刘健尽了人事。三品高官们都有各自的人脉圈,他们或早或晚都会收到大同的消息。刘健把人召集在一起,主要是想关照大家稳定局面。现在看来,是他乐观了。

    太子太能折腾,想要大明换个太子的人数可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