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都是直接套,不用螺钉螺栓,几个人,五分钟不到,近四十平米的骨架便搭起来。 再把买来的毡布扯上,简单绑一绑,固定一下,霎时院子里本就不如外面大的风,销声匿迹,几近于无。 搞定这件事,陈远又找来木板,往铁架上固定,然后上涂料,写字。 曰:远哥烧烤。 然后,彩灯绕上。 这就齐活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天黑。 而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动身前往今天实习的钳工车间。 这是一个大车间。 整个专业,四五十号人,一人一把锉,一人一把尺,一人一枚小铁锭,一人面前一台卡钳,都搁那锉。 还有姿势要求。 老师傅是认识的,上前打过招呼,递了烟,不多久,他也拿到“装备”,成为一名光荣的钳工学徒。 当然,玩闹的性质居多。 钳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学校也从未想过,要把学生培养出来去当工人。 也有人显得很认真,比如薛朝阳,时不时就拿着工件跑去请师傅指点,看上去十分另类。 直到十一点。 十一点,收工下班,回到宿舍,陈远道:“今晚烧烤店开张,有空过去捧个场,我请。 顺便问一句,有过去帮忙的没,每天晚上开业,六点到十点,二十块钱。” “我。”王献当即高声应道。 刘海乐呵呵:“我尼玛也去。” 陈远摆手:“滚蛋,家里不缺钱的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更不要。 我答应过团委的老师,岗位优先提供给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 顿时一帮逼又瞎乐起来,纷纷表示家里困难,都没米下锅了。 独独薛朝阳,嗤笑着来了一句,四个小时,二十块钱,还不如去肯德基麦当劳。 当场杨龙便怼了回去:“你特么有本事倒是去啊,看人家要不要你?” “要不要又怎样?我尼玛不缺钱,我家里有钱,不像你们这帮农村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