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经济衰退下的好机会-《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3)页

    “第二种思路是治理通货膨胀优先,即先推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同时要牺牲更多的就业,然后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配合减税、私有化、产业升级等供给政策,联合推动总供给扩张,最终达到推动产出增加和就业增加的目的,这是戴卓尔内阁1980-1984年选择的策略。

    这种政策的好处是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有助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实际利率转正,进而稳定住人们流动性偏好降低的趋势,甚至由于失业率的高企,人们会增大流动性偏好,此时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并不会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局面。

    但是过剩的流动性虽然能够暂时被人民的流动性偏好所吸收,扩张的货币政策制造的流动性毕竟是过剩的,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会寻求能够吸收它的领域来存放,而资产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因此,为了强力推行旨在提高效率的私有化改革,戴卓尔内阁启动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促使资产市场吸收了这部分流动性,直接表现就是股市价格上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从数据看,以2/gdp为衡量的流动性指标在1980年-今年有显着的增长,e指标更是连年为正值,但是1982年之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出现了资产价格的显着上涨,这一时期实际利率均显着为正值,意味着流动性偏好已经稳定,且能够将货币供给所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全部吸收,而不至于转变为通货膨胀。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治理滞胀,都会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两者不同的是,就业优先策略将促使流动性过剩转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优先策略将导致流动性过剩流向资产市场,在金融效率提高的情况下,后一种策略将大大提高投资水平,从而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良好的货币资金支持。

    事实上,流动性过剩本身就是经济遇到拐点的一个反映,如何利用过剩的流动性进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才是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所在,否则,不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金融制度,只是企图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维系充分就业,摆脱滞胀局面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在1970-1980年的滞胀期间,实际经济增长率为202,cpi上涨2603,货币加准货币上涨3167,从e指标看,处于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状态,而1980-今年实际经济增长298,物价上涨了886,货币加准货币上涨了5994,从e指标看,同样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

    进一步,从货币加准货币/gdp的变化看,1970-1980年该比值从348下降到了324,而到1980年则上升为937,这说明1980-今年的流动性要比1970-1980年宽松得多。

    但1970-1980年出现滞胀,而1980-今年经济增长比较健康,这就说明,流动性过剩并不是导致滞胀的必然原因,也可能是经济在改革转型升级时的一个很好的货币条件。

    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情况,在1979-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在治理滞胀,对于流动性过剩,当局并没有将其作为政策目标,相反,却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推行了治理滞胀的政策,其中经济领域最主要有五项:紧缩的财政政策、大型企业私有化改革、金融自由化改革、弱势英镑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1、实施旨在提高产业效率的结构性紧缩财政政策……”

    “行了,不是让你做经济报告,e、gdp、2、4这些对我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也给经济学家留点活路,要是闲得慌就写篇论文《从南若瑾吃奶量变化探讨英国经济》,简单说一句,你是否看好英国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

    “当然,我非常看好。”凯瑟琳肯定的回答道。

    “如果有20亿英镑,你将会如何进行投资?”南易说着又补充道:“假设,20亿英镑当中有5亿是属于我们女儿的。”

    “这个问题很大,我必须好好考虑,晚一点再告诉你答桉。”

    “你慢慢考虑,现在睡觉。”

    闭上眼就是天黑,睁开眼就是天亮。

    次日,南易献媚且狼狈的给小公主喂完早餐,换了一套衣服,坐在花园里优雅的吃早餐、看报纸,不到八点,黄英子就来了博林城堡。

    “英子,吃过早餐了吗?”

    “吃过了,油条、包子还有一碗甜豆浆,老板刚从内地过来,他的早餐还没有做过本土化的改良。”

    南易看了看自己盘子里的煎蛋、火腿、培根,还有放在边上的一杯咖啡和一杯橙汁,总感觉自己的殷勤纯属多余。

    “早上还是吃咸豆浆比较好。”南易嘴硬的说了一句。

    “需要等你吃完再聊吗?”

    “不用了,今天没什么胃口。”南易说着,把站在不远处的安娜·罗宾森女佣给叫到身前,“撤走,让马修给iss黄倒杯咖啡过来。”

    “好的,先生。”

    “怎么看未来五年的伦敦商业地产市场?”安娜一走开,南易就问黄英子。

    “不容乐观,金丝雀码头集团还要继续亏损。”

    “真不是什么好消息,已经用了五六亿英镑,还背着这么多贷款,未来十年呢?”南易蹙眉道。

    “进入新世纪之前,金丝雀码头很难看到收回投资的那一天,除非套现一部分。”

    “那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金丝雀是个好项目,已经投入了将近六年的时间,现在套现根本不划算。熬,接着熬,一直熬到大盈利的那一天。”

    南易发现当初投资金丝雀码头项目有点冲动了,虽然只需要投资五六亿英镑,将来就有很大机会收回过百亿,二十倍以上的回报听着不错,可中间要煎熬十几年,算上复利率和通胀,其实这生意并没有表面预期数字看起来这么美好。

    若不是南氏在背后输血,这个项目很大概率会中道崩殂,资产十亿英镑的富豪来运营这个项目,不是破产就是中途股份被稀释的干干净净,大项目真不是这么好做的。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等待伦敦的行情转好。”

    “一大早,不说丧气的,给我来一点可以让人开心的话题。”

    “开心的就是日不落资本的运营一切良好,我们对外的风险投资绝大部分都获得了丰厚的纸面回报,英国值得投资的企业,我们一家都没有错过,只要能投的都投了。”

    “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小姑娘干得不错。”南易开心的说道:“假如有20亿英镑要在英国投资,你会如何进行分配?”

    “煤、天然气、水力、机械、旅游业,具体分配比重还要深入的进行调查研究,南哥,你只是随口一问,还是有计划加重英国的投资?”

    “有计划,未来两年,南氏会调集更多的资金来英国,你先做好准备,你说的五个领域,前四个我比较认可,至于旅游业,受政治、天气、疾病的影响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不要做远期与超远期计划,只做中期投资。

    在回报预期上,最多十年就需要收回投资,至少要有五年的高回报期,不然计划就无须制定,哪怕你告诉我三十年之后有可能会获得千倍、万倍的回报也不行。

    还有,可以关注一下运输领域,公路和内河,今年年底之前递交一份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报告上来。”

    “好的。”黄英子点点头又说道:“英足总有计划把甲级联赛变成超级联赛,会增加投入扩大其影响力,或许可以在这个方面投资一点。”

    “我们不是已经投资切尔西了吗?靠,我一直都没关注过,也没有看到过这个俱乐部相关的报告,所以,凯瑟琳直接把南氏的股份给吞了?”

    “哈哈,并没有,切尔西的情况刚刚转好,实际上凯瑟琳和上戸秘书长往里面贴了不少钱,每半年的博林控投报告里面都有说明,你大概是漏掉没看。”

    “呵呵。”

    黄英子说的没错,南易只是看财务报告里面没有再往切尔西投钱,就没继续关注切尔西具体的事务,他从未指望从切尔西身上盈利,原本当初收购它的目的就是给凯瑟琳打造人设,不贴钱就很好,盈不盈利他真不在乎,就算盈利也承载不了他的期待值。

    和黄英子聊过之后,南易去了一趟博林控投,又和邓斯通沟通了一下。

    “邓斯通,你对英国加入er怎么看?”

    “我觉得这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具体说说。”

    “英国加入er[欧洲汇率机制]就意味着英镑要和德国马克挂钩,必须把汇率维持在2773-313区间内,这会导致英国的货币政策不再独立,而是成为德国货币政策的被动跟随者。

    联邦银行对抗通胀的策略是紧缩货币政策,德国这样做,英国央行也必须跟随;受到汇率机制的制约,唐宁街就不能随心所欲的通过印钞来刺激经济。

    boss,我认为紧缩货币政策并不是解决通胀的好办法,各国央行在过去的八十年代对紧缩货币政策的热情,虽然有效控制了通胀,但调控的节奏简单粗暴,这就为经济衰退埋下了祸根。

    前有冷战结束,华约各国都开始削减国防支出,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后面,尹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新一轮石油危机,两个月内原油从17美元涨到36美元/桶,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货币政策、消费者以及政府支出都受到阻力,经济衰退必然会成为大势。

    今年,东西德彻底的统一,东德人兴高采烈地投入到自由、富有的西德的怀抱,期望在西德工作并享受社会福利,相关的费用导致德国政府出现大规模的财政赤字。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赤字会加剧通货膨胀。

    在美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两个目标,保证低通胀和充分就业;而德意志联邦的目标只有一个,打击通胀,东西德的统一加剧了通胀压力,联邦银行一定会选择加息。

    但现在正是其他欧洲经济体经济衰退时期,大家迫切需要降息。德国相较于其他国家的高利率会引起大量资金买入德国,其结果就是欧洲货币疲软,特别是里拉和英镑。

    我看过数据,今年英国的失业率相较去年有所上升,失业的人员当中有不少背着房贷,购房者失业,自然无力偿还房贷,按照我们英国的传统,失业就会引发骚乱,而且矛头会直接指向银行,我相信未来一两年英国会有好几家中小银行倒闭。

    银行倒闭会引起连锁反应,英国的经济会陷入危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