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水陆两栖作战考验-《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但是禁军毕竟出身北方,大部分都是旱鸭子,省得人家说赵昕故意刁难,赵昕也就暂时压下这个心思,等之后战场有过教训之后再提出,也少一些阻力。
就这样,有五千人先行开始了这场水陆两栖作战考验,之后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其中,逃不过去。计划是在五天之内完成,三天绕岛航线,两天陆地急行军。
赵昕与狄青出去送行,看着数十艘大小船只扬帆远航,进行这场考验。大船携带上百人,小舟也能够携带数十人。
这种船只当然不是最为先进的,真要说大船,那种数百丈长的,如同海上龙舟的大船,带上千甚至是数千人都是可以的。以大宋的财政能力,制造几艘完全没有问题。
以赵昕的身份地位,自汴京出征的时候乘坐的就是这种级别的大船。在这种船只上面,内河的些许风浪根本感觉不到,安稳无比,如同行走在陆地上一样。
要是十几艘这种巨型战舰用铁锁联合起来,一口气带去数万大军一点问题都没有。
为什么不动用这种大船呢?原因很简单,成本高,风险大。前期都是骚扰为主,有机可乘就破城,没有机会就上船而走,这种大船目标大,万一敌人派几艘小船顺风贴近过来,带一桶火油烧船,你躲都躲不了。
再说了,船厂目前还是商用为主,与南洋诸国互通有无,这种船只没有多少制造的欲望,出海一次成本就极高,顺风顺水还好,要是风向不对,直接延误半年。
这样对比下来,小船体积小,灵活方便,哪怕是敌人纵火烧船,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狄青久在西北战场,用惯了步骑联动,大兵团合围,小股精锐破阵的战术,看着这些小船小艇远去,就颇为不解。
“大宋也不是没有大船,圣朝在世,国富民强,大船要的话立马能够制造,这难道不是彰显武风的事情吗?派遣这些小船过去,多少显得有些海盗习气,徒为交趾嗤笑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