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侬氏自缢,太子理政-《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侬智高往府衙其他地方走去,除却驻守的兵士外,府衙内更多的其实还是老弱妇孺,她们分享着清得看不见半粒米饭的粥食,陷入饥饿的幼儿嗷嗷大哭,可是母亲根本没有奶水喂养他,清粥喝得多了又生病,几日内也不知道夭折了多少。

    所谓人间惨剧不过如此,侬智高见得此情此景,甚至不敢上去安抚,因为他除了语言外的承诺外,什么也给不出来。如今他甚至连语言上的承诺也不敢给了,只是远远看过后默默转身离开。

    新年夜,万家团圆,阖家安康。但是侬智高却是选择在这个夜晚与他的皇后阿侬一起自缢在府衙之中,寂然无声地死去。短短的三尺白绫,埋葬了侬智高建立大南国的野心,埋葬了侬族作为独立部族存在的可能性,埋葬了侬军最后的抵抗。侬智高死后,他的亲兵放火将这间房屋烧毁,省得宋人羞辱侬智高的尸身,随后自尽而死。

    大年初一日,侬军内部分化,有人出门投降,但是也有人选择负隅顽抗,这些人自然被先后解决。叱咤风云的侬智高之乱,至此被平定,宋巡自灰烬残余之中找到能够代表侬智高身份的物品证实侬智高自杀,随即紧急调派人马向汴京城报喜。

    大年初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论年号,这是皇佑五年,西方纪元则是1053年,这也是赵祯在位的第三十一年。

    皇帝赵祯如今四十三岁,就宋朝所有皇帝平均寿命来看,赵祯真是属于高龄了,但是平日表现在外,赵祯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原本历史上,赵祯还有十年寿算,但是这种东西,谁敢猜呢?

    太子赵昕今年十五,逐渐展露出自己的锋芒,锐意进取,与奉行调和中庸的赵祯显得格格不入,但总体来看,两人的矛盾也没有到达不可调和的地步。

    一年一度的正旦朝会照常举行,除非是军国大事,一般这种正旦朝会不说正事,就是亲王朝臣向赵祯贺寿而已,而后说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话,赵祯再给予众人赏赐罢了。

    侬智高之乱平定在即,宋朝的又一个忧患被解决,恢复至太平无事的局面,上下清净,这次正旦朝会气氛颇好,人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在这一过程中,上至天子,下及百官,都需要手舞足蹈,有专门的礼乐匹配,延续上古习俗,若是跳一会也就罢了,偏偏还是跳好几个小时,无论是天子还是群臣都累成狗。也难怪宋人不重视这一天,更喜欢玩乐为主的上元节。

    要说今天唯一的插曲,就是包拯等言官说赵昕年纪大了,应该早立太子妃,为国立嗣,然后一大群人附和。引经据典,口水横飞,但是都被赵昕拦下了,也就不了了之。

    正旦朝会结束后,赵昕回到东宫,现在的赵昕身上有不少的担子。

    担任广南节度使,整个两广地区的兵权财权及政权都归赵昕管,有些事情可以下放给宋巡他们,但也要赵昕过目之后给予意见才行。

    除却两广地区,整个开封府地区不少职权现在也是归赵昕,所谓太子尹京便是如此,赵昕现在虽然名义上不是开封府尹,却事实上管着开封府。

    十二月作为一年的末尾,公文最是繁复,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个时候紧急处理,那个时候赵昕一天甚至要批阅两三百份公文。真是从早累到晚,一天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一份公文,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上千字,一笔落下,或许就是一条生命,或许就是数以万贯的花费开销。手中初握权柄,赵昕小心翼翼地,生怕出错,一份公文多看几眼,晚上熬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情。

    每天需要处理的公事不少,事实上赵昕每天的私事也有许多,产业经营广泛,公司运转扩张,每天也是一大批的事情,许多事情要赵昕批复。此外还要不时召开文会,拉拢科举学子,然后就是不定时出宫体察民情,访问国子监,视察监狱。

    最后每天还有学业课业,赵祯帮赵昕找来一批大宋最顶级的儒臣讲授经史,很多时候都是和老爹赵祯一起学习,每天雷打不动要一个时辰,至于射御之道的修习现在有些荒废,赵昕三天两头地缺席。

    事实上,你听过赵昕每天需要做的这些事情后,就应该明白很多公文赵昕注定只是蜻蜓点水地看一眼,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查证问询。如此自然给了下人,特别是身边人挪移权力的空间。

    领导也是人,不是神,手下人怎么写,身边人怎么说,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大年初一,今天公文相比较于前几日少很多,根本没有铺满桌子,只有三十七份。

    赵昕习惯性地坐在涂抹黑漆的沉香木凳子上,翻开摆在桌子上的第一份公文。

    这是现开封府知府对下属中牟县令的褒扬之词,说他任内严管流寇,大力打击偷盗等不法之事,使得县里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局面,希望赵昕提拔举荐。

    公文后面有中书舍人的意见,类似于明朝时期的票拟,就是依照惯例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置,培养赵昕处理朝政的能力,总不可能让赵昕按着自己的性子办事吧。

    中书舍人的意见是可以在吏部磨勘的时候,减免半年或一年磨勘的时间。赵昕看完后写下一个“可”字,下付有司议论,主要是吏部。然后就打开了第二份公文。

    第二份公文同样与这个中牟县令有关,内容是有勋贵子弟在中牟县强买土地,剥削百姓,被该县令发现后要求勋贵子弟退还土地,但对方倚仗权势不愿意退还土地,该县令希望赵昕做主。

    中书舍人的意见是支持县令,同时在朝廷内弹劾此权贵。赵昕看过之后,自己都笑了,都已经是开卷考试了,还要给答案,无非是希望他借着这事培养自己体恤百姓的名声而已。说不定那权贵强买土地都是装的,刻意送给赵昕一桩功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