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实力派-《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许香玲神色坚定些许,欠身一礼,“公公说得是,奴家受教了。”

    “此去经年,掌御肩上的职责不轻,老奴便在此先恭祝一路顺风吧!”刘易鞠个躬,头都快磕到了地面。

    许香玲踏上了南下的旅途,与广州城外船厂的工人一起,沿汴河东出淮河,随行船只六十余艘,皆是十数丈长且数丈宽的大船,容纳船员数百,携带物品更是不可计算,不说百万贯,数十万贯还是有的。

    原本赵昕是想要让她直接南下岭南监管诸事,中途发生这般波折,只好改变一下计划,让许香玲途中与各地贵妇人共会,即便是装模作样,也表达一下征粮的心思。

    浩浩荡荡的船只远去,几乎将整个河道挤占一空,云帆争流,百桨劈波,刘易深深地为赵昕的布置所震撼,因为据说在广州城外,这样的船只还有数百上千艘,更有数不胜数的小船。

    数量众多的船只游弋在东海,黄海和南海,不仅仅便利了南北交通,同时还逐渐成为国际间物资循环的重要方式,谁也不知道赵昕和其余诸国王室进行了何等交流。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与南海诸国的交易已经成为主流,无论是交趾还是占城,听说殿下让人教南海岛民以耕织,辟地无数,也不知道究竟进展到哪一步了。

    自古为太子者,非有军功而权势至于赵昕这一地步者极为罕见。随着船厂的扩张,船员众至十数万人,几乎吞并了闽粤沿海所有大型船厂,成为一个超级巨无霸,江浙地区本土势力尚强,但是只要发展下去,这些势力被吞并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只岭南一地牵连起来的利益相关群体,更是数以百万,整个岭南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无法脱离赵昕的存在,大量的货物必须要通过船厂转运才能够贩卖出去,卖不出去就是大量百姓破产。传统陆路通道渐渐萧条,海运大兴,进而反向推动船厂发展。

    而今百万生民仰赖赵昕,要是身后没有这股力量支撑,赵昕做许多事情都是束手束脚的。

    很多人将赵昕视为一个久居深宫的太子,这个看法其实是大错特错,赵昕事实上是居住在汴京城的两广总督,或者说集两广宣抚使,按察使,转运使等权力于一身的人物,大权在握,是真正的实力派。若非如此,赵昕也不敢硬碰曹皇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