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不合孝道-《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老成的行人丙道:“莫要多言,只看热闹便是,免得引火烧身。”
……
外孙要逼死自家姥爷,自大宋建国以来,还未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即便是宋太宗杀侄逼弟,你也拿不出证据来,更何况宋太宗演戏水平还不错,哭了一场又一场。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就是看戏而已,究竟是谁当皇帝,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城头大王旗变换,也不见赋税徭役减轻。
赵昕将行之事,自然于孝道不和,儒家讲究亲亲相隐,比如你父母犯法,作为儿子的你不仅不能够去官府举报,反而要隐藏犯法的父母,事发后这种儿子的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能够得到奖赏。类似的还有你被征召入伍,但家中有父母需要赡养,可以当逃兵回去。
儒家的这套观念被商鞅韩非子等一干法家大佬狠狠地批判,对于集权统治而言简直是毒瘤祸害,是以这观念在秦朝及西汉前期不过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罢了。
但是在董仲舒之后,他发明了一套体系,称为“春秋决狱”,简单来说就是用儒家经典内的伦理来断案。配合上只收儒家弟子的太学及五经博士,儒家的伦理观念竟然得以在实践方面成行。
魏晋时期玄学大兴,佛道泛滥,儒道势衰。但是隋唐以来,不少科举出身的士子,读了几年书甚至是几十年书,一点基本生活阅历都没有,在下放地方官的时候,便使得这套观念复兴。
北宋还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太宗为了自己继承合法性,玩弄什么金匮之盟,以杜太后的身份帮自己背书,大力提倡孝道。
就这么说吧,当赵昕车驾出发的那一刻,整个汴京城的台谏,以及能够说得上话的人,都已经开始起草奏章,准备弹劾赵昕不守孝道,违背天伦了。
当然,这里面可能真的有一些食古不化的老不死,但是更多的其实是害怕赵昕逼死苗继宗之后拿他们开刀。前面话说得太满,总不能够说苗继宗无罪,那就说赵昕违背伦理。
赵昕自然是不会在乎这些小丑玩弄的俗套把戏,一路晃悠悠地,吸足整个汴京城百姓的目光后,终于是来到了苗继宗府外。
原本藉藉无名的小人物,因妻女而一跃成为国公,府邸也是无比奢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