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夏竦的演讲-《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曹讽听赵昕说得认真,收起嬉笑的神情,表情前所未有地严肃,道:“属下明白。”

    设计了许多,赵昕仍觉不够。

    恰逢这段时间夏竦回京述职,赵昕专门请他到武院讲课,讲述自己的治兵之法,以及对边境形势的看法。

    归根到底,赵昕身边的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参与过什么宏大的战争,完全凭借自己脑瓜子想,怎么想得出一个名堂来,有一些老臣宿将愿意帮扶,无疑是绝好的。

    赵昕向夏竦提出这个想法后,本以为自己和夏竦并无交集,对方会拒绝,结果没有想到夏竦很爽快地答应了。

    夏竦如今在朝廷上的名声并不好,重新回到中枢比较困难,若是结好赵昕,日后说不定有这个希望。

    史书上他虽然与韩琦一起被张元讥讽为“夏竦何足耸,韩琦不足奇”,但真才实干也是有的。最开始发现宋朝兵力空虚,缺乏训练的也是他,且上书赵祯,建议先安抚元昊,补足短板后再行讨伐。

    只不过当时元昊背叛大宋自立,影响过于恶劣,夏竦的建议不可能被听取,加之他认为禁军不堪一用,主张招募番人,更是被喷成了奸臣。结果之后范仲淹也是这么建议的,可见如今汴京的禁军水平如何。

    闲谈之中,赵昕说起了之前的演练。

    “什么,二百具马甲就这么用啦,真是暴殄天物呀!”夏竦站住脚步,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夏相公若是此番愿意倾囊相授,便是赠与你百具马甲又如何?”

    夏竦到底是老臣,知道深浅,这等贵重至极的甲胄,赵昕可以有,他却碰不得,道:“此事到时在殿前问过陛下再说。”

    赵昕道:“说的也是。”

    赵昕非常重视夏竦的这场演讲。不仅自己亲自前往旁听,而且拉着太平院学子一起,同时京城太学生也有不少来旁听。其余还有一些禁军出身的中层军官。

    整个体育馆被挤得满满当当。一片鸦雀无声,都静静等候夏竦发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