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真正的灾民离开后,一群新的衙役来临,脱去衣服,坐在原先灾民坐着的地方,演起了假灾民。只是他们衣衫整肃,面容白皙,哪里像是个灾民,甚至连最基本的伪装都不愿意。 观众们的好奇心被吊在高点,期待着接下来的表演。 不多时,两个身着官服之人便一同出场,走在最前面的人一身朱衣,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又有幞头及乌皮靴。后面一人则是一身青衣,至于其他皆是一样。 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至于再之后的明朝,因为紫夺朱赤的缘故,干脆废除了紫衣,高官一律着朱衣,清代则沿袭之。 在宋代,一品官实为虚衔,故而官品比明清时期低。小县县令不过是从八品而已,只有京畿县(京城附近的县)还有赤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县令才是正八品。县令之外的县丞,县尉一流,则是正九品或是从九品。 这县令的衣服一身青衣,符合他的地位,倒是这钦差大人原不过是朝中左司谏,为七品官,本该着绿衣,现在却是一身朱衣。这是因借朱的存在,毕竟代表着中央朝廷,需要拔高地位。原本在这里赵昕设计为绿衣的,被吕公著提醒之后,才进行更改。 随着两位官员到来,为旁白的白衣士子走上前来,道:“这钦差大臣为左司谏,日日皆可见得天子,此番领了朝廷之命,前来齐鲁之地视察灾情。好回去奏明天子,以定该否要拨发银钱,以及拨下多少银钱。” 言罢,白衣士子退后,就听得那钦差大臣说道:“某此番沿途所见,麦苗皆死,也不知当地有多少存粮。” 县令回应道:“本县虽小,谷物却丰,足有三年之粮,今年旱情虽重,不足为虑。” “果有三年之粮?”钦差大臣惊讶地问道。不容他不惊讶,这三年之粮说着简单,但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却是没有几处。 “本县之患,不在旱情,而在民风。使君请看,某出粮赈灾,所选用的,皆是上等米麦,然民尤嫌恶不食。”说着,县令带着钦差来到粥棚外,舀出一勺子浓稠的白粥来,带着几分苦涩的语气道。 钦差大臣见状,又侧目看了看瘫坐在一边的假灾民,已经是信了几分,道:“齐鲁之地,乃孔孟之乡,自古便是教化之地。汝一心用事,开田捕盗,样样皆能。然则这教化一事,同样不可小视。” “某谨遵使君教诲,定然使此地风俗淳朴!”县令含笑答应道。 这一幕到此为止,但是百姓却是看得无比愤怒,这哪里是戏剧,分明就是现实。上层蜻蜓点水地考察一番,下层欺上瞒下,最后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普通老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