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不许以六国国姓为氏(求打赏月票推荐票!)-《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第(2/3)页

    等到日中天之时,一辆闪着金光的马车在犹如乌云的军中的拥簇下,缓缓驶入邯郸城。

    牵拉着皇帝的铜盖马车的是八匹白色的骏马,躯体肥壮,四肢匀称,鬃毛长长在飘洒在空中,脖颈中还挂着铃铛。

    这使得马车在黑森森的军队中十分显眼。

    秦二世豪华的车队引得两侧的百姓踮起脚尖来观望,而两侧的百姓统统被勒令站在两侧对着秦二世作揖,以表示恭迎皇帝。

    但是这军队的气势,羽翎在顶,长钺在上,白光闪烁,马蹄隆隆,就是赵地传闻中的仙人,若是见到人皇这样的气势,也一定会被撼动。

    至于邯郸郡守、驻将什么的,早早就在城门前迎接了。只是可惜连皇帝本人的面都没见到,一直到进了邯郸城,马车进入郡府。

    行毕礼仪,秦二世直接坐在上座问政。

    这大室内空荡荡的,除了一张案,一张座,别无他物。虽然这里不是大政殿,但是皇帝威仪在此,再加上随行的将领们又一个个气势凛然,殿中顿时一片冷寂,便有了秦咸阳宫大政殿的氛围。

    这两人不是第一次见到秦二世,但是这岁月就是最好的磨刀石,如今再见,秦二世已经不是从前的青葱少年,越发凌厉,至于这两位,更是腰腹突出,鬓发上染着白丝。

    邯郸郡守初听还有些奇怪,皇帝怎么一开口就问这个。

    “先帝在世时,曾多次驾临过邯郸城,初次来到邯郸城,还是在灭了赵国之后。以赵国诸族与我祖母赵氏有仇,于是坑杀了赵氏王族。”

    “确有此事,当时还是已故王翦将军为上将军,亲自执行了这些人的死刑。”

    “朕一直很好奇,是不是正是因为此事的缘故,所以这邯郸城里一向被治理的服服帖帖,鲜少有暴乱发生。和频频暴动的新郑之地相比较,邯郸城显然是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此番朕在驾临邯郸城之前,命人暗中查访了邯郸城的情况,朕这才明白,原来邯郸城正是因为郡守长吏和驻将二人齐心合力,所以才使得邯郸城中的百姓服服帖帖的。”

    “朕自当嘉赏你们。朕要为你二人增加食邑。”

    邯郸郡郡守和驻将听了这话,喜在心里,一脸沉重的道:

    “这都是我二人的分内之事,不敢言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先帝在世时,二位就兢兢业业,将邯郸郡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朕变革秦法,这邯郸郡之地,总是大力推行。朕能得到邯郸郡百姓的拥护,都是你们二人的功劳。”

    扶苏知道,其实郡守,作为一地之长官,日子并不好过,寄居他乡也就罢了,而且面对的还是一帮暴虐之民。

    而能被秦始皇挑选作为赵国邯郸的郡守和驻将的人,绝对不是一些才能微薄的人。

    “让二位久留此地,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啊。朕不嘉赏你们,实在是心中过意不去啊。只是不知,除了这食邑的赏赐之外,二位还想要些什么?”

    这两人自然还是推辞。

    二世道:

    “二位无所可求,想必也是看不上朕其他的赏赐。不若朕为你们二人皆赐君位吧。”

    两人自然都很惊恐。

    “皇帝陛下,我二人绝无此意,还请陛下明察。我们二人唯一希望的就是天下大局稳定,陛下得以安心。”

    “二位本来都是咸阳人士,如今被派驻守邯郸郡,一驻守,就是二十年的时间。朕也曾羁旅他乡,明白这种感受。朕十分敬重二位,也是因为此中缘故。”

    秦二世心思细腻,这番话可谓说到了这两位暮年秦将的心田里。

    这两位老人,生平最大的遗憾可不就是老家在咸阳,但是他们两人却最后定居在了邯郸城。

    于是两人听了二世这一席话,竟然潸然泪下。

    “蒙陛下怜悯,我二人并无特别的事情要求陛下,唯一希望的,就是求陛下将我二人葬在咸阳故地。”

    秦二世猛地想起来王翦,蒙武,他们死后,都无一例外的要求将自己葬在故乡。

    虽然这世间的人大都是追名逐利过了一辈子,但是故乡的依恋之情却都是十分真切的。

    而尤其是这些出生入死之后的战将,越到暮年,对故土的思恋越是深重。

    当着众人的面,尤其是在场的驻地将领,他们听到新皇帝这样的关切之后,不由得也都老泪纵横,涕泪交加。

    这大室内冰冷的气氛,忽的就像春天的雪山,一点点开始消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