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郡守对曰: “此事若是传出去了,后果不堪设想,诸侯王得悉,必定效仿公子将闾。而我们若是把风声给走漏了,陛下威严必定受损。我虽然身在邯郸,但是咸阳的消息我也知道不少。陛下一年之内做了三件违抗先帝遗志的大事,边地诸侯对此事颇为不服。” “唯一乐见的局势是,陛下正在逐渐瓦解昔日的叛逆分子的势力,不仅如此,还争夺了民心。” “而今我们二人虽然有报效陛下之心。但是这件事极其敏感,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对朝中局势有所影响。这不正是将分封的害处传回咸阳,给了先帝的老臣驳斥陛下所为的理由吗?” “别忘了,陛下的大军,其实多在外。董翳、赵佗、任嚣、李信这些悍将,他们虽然远在边地,但是可不是真正心服陛下之人。” 将军闻言,只是横眉冷对: “可咸阳两曹(指朝臣),也不是好惹的,你我且看着这两拨人怎么斗吧。” “只是此事你今日不报,等到事态更严重,到时候流言四起,到时候陛下知道此事原委,必定严惩我二人。别忘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既然能传到邯郸,我就怕有人的嘴一日千里,不日就将消息带到咸阳城,到时候,可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至少我们得提醒陛下,这齐地四王恐怕得到了消息有异动。” 郡守听了,开始在大室内徘徊走动。 到底是报呢,还是不报呢。 却在这个时候,驿站使者忽的冲了进来。 “郡守,将军,咸阳发来急件——” 两人面面相觑,驻将径直拿过密函,然后斥退其他人,两人凑在一起在烛火低下看。 这次,他们可不会再留任何人旁听了。 郡守看完,身子微微一僵,他只觉得自己的头皮处一阵酥麻。 “陛下动作怎么这么快,居然这就已经出发了。不日将要到达上党郡,而我们二人也要做好迎驾的准备,肃清赵国叛逆及其党羽。” 将军振了振身上的盔甲。 “自我秦国兼并天下以来,多少人期待先帝的新治,只是我们见到的不是乐土,而是无止休的争斗,亡国宗族盘踞四方,流民四处逃窜,抢夺军饷府库,暗杀接连不断。” “如今二世称帝,许诺天下人要开创一个盛世,既然有此心志,那么我等也势必要善于辅佐,助陛下成事。你我二人蛰伏在此,明知城中危机四伏,叛逆势力蠢蠢欲动,但是却想着加以防范,没有想过肃清这帮势力,既然如今陛下诏令下达,那你我二人便不能再迟迟不出手了。” “赵人这帮手下败将,妄图复国,这次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好了。” 郡守听了,眼珠瞪得极大。 他已经五十几了,每天都想着养护身体的事情,只想在这里苟安。 “你的打算对赵歇他们动手?” “那是自然,陛下诏令在此,难道你想抗令不遵?” 驻将威严赫赫,这一问,大有虎啸山林的气势。 郡守听了,微星的两鬓微微颤动起来。 “此人势大,除去邯郸城不说,赵地一半的百姓都听他的话,你可不要做傻事。” “我会请陛下调兵前来镇压的,我想赵歇的家宅里,一定藏着不少武器,这可是谋逆的铁证。但是在做这件事之前,我们得先从我们内部清理蛀虫。” 说着这虎将凌厉的目光落在了大室门口的一个佝偻的影子上。 郡守看到,也是脸色一阴沉。 “陛下下诏,我自然会奉诏行事。我这就向陛下上奏,请陛下下令调动兵马来此地。” “善。” 两人话音刚落,门口的身影便消失不见了。 “这赵国余孽势力都潜伏在你我身边了。我去去就回。” 郡守点了点头,而后坐定,亲自写奏疏。 近日,邯郸城里将起血光之灾。 …… …… …… 上党郡。 堤岸上杨柳依依,蒙恬立在坝上,他一语不发望着这一望无际的绿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