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扶苏要想配得上皇帝这个称号,稳固自己的政权,就得在别的地方下功夫。 什么地方呢。 看看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就知道了。 这天,皇宫内的郎卫鱼贯而出,占领了京城郊外。 城中的男女老少凡是有空闲的,都跟着出去观望。 “今日是皇帝陛下亲自出行,视察农业,这可是稀奇事。” “我还看到丞相了。” 此时,一群农夫肩膀上扛着锄头,手中提着箪,他们围在山头,望着那边为宫中郎卫团团围护起的二世。 扶苏很重视弄桑,如果农业生产力能够快速飞跃,那么战争和殖民都会有保障。 而且,现在的秦国,有一个既是缺点,又是优点的特征。 地广人稀。 这个人稀,是相对于土地过于广阔而言的。 关于土地的开发,秦国曾经就给天下其他六国给过示范。 早在秦国发动大规模的兼并六国的计划计划之前,准确来说,在吕不韦当政时期,秦国的人口总数和粮食产量已经接近了六国总和。 秦国虽然国土面积没有六国之众,自然就将功夫下到了土地的开发上。 而秦王政时期,郑国渠的修建完毕,更是给予了秦国土地以充分的水资源灌溉。这七个农业国家之间的战争,最后显然是以秦国完胜而结束。 这么看来,关中的力量,其实就等同于天下人一半的力量。 如果只用肤浅的目光去看秦国和其余六国的版图,认为秦国实行户籍等级制度利大于弊的话,显然他并不了解秦国的人口总数。 是故,当汉高祖得了秦国关中,他便有了足以与天下诸侯相抗衡的实力。 言归正传。 关中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而扶苏在十年前就推广了楼车,更是让他在秦国庶民之间的呼声极高。 扶苏继位了,关中很多百姓都对这位才刚刚继位的皇帝表示支持。 这个时候的百姓,并不是那个明清时期被阉割的顺民。 他们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有一天会发作出来。 扶苏来到坝上,望着这地里的麻、黍等农作物,他不由得皱眉。 秦国需要小麦磨出面粉作为新的主食、也需要棉作为新的衣物材料。不仅如此,扶苏也想搞个菜篮子工程,像西域南岳的水果之类,凡是可以引进种植以改善百姓饮食结构的,都可以大力引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