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扶苏自然不会呆呆的站着。 扶苏连连三次请求嬴政,表示他想要去太学看看今天李斯召集百家的会谈,起初嬴政还抬头耐心听他讲完了而后便不予理会。 但是扶苏不死心,又请,但是嬴政全然像是没听到一般。 这第三次请求,扶苏刚喊了句君父,就被嬴政斥责住口。 扶苏当场脸色一白。 这是嬴政觉得他管的太多了。 可是扶苏也确实实在不放心让一个动不动主张摧残文化的人去全权处理这件事。 于是乎从前风光无限、一出口便滔滔不绝的太子,今日恭恭敬敬的立在蕲年宫里,一字不发。 这可让一众内侍隐官、出入蕲年宫处理政务的大臣们都瞧了个新鲜,也看了个爽快。 太子殿下,已经及冠的人了,这年轻气盛的少年时代,终究还是要过去了。 即便这些人都毫不知内情,但是他们看到太子作揖立在皇帝陛下侧前,一个个都心中有了数。 而且嬴政和其他大臣处理政务,也全然不搭理扶苏。 这就有意思了。 太子再能干,也只能是太子。 唯有赵高,他明白嬴政的这样做的用意。 实在是太子殿下在朝中做的事情太多了,这立功太多,也是罪啊。 即便他是陛下亲子,也不能例外。 尚未加冠就参政,攻略先灭齐,随后又出使齐国,接着又是倡导变革秦法,而后又是掺和分封与郡县…… 朝政之事,太子几乎是无缝不插。 而除过朝政之事,太子还发明了不少东西。 若说皇帝陛下是天上的骄阳,那么太子殿下也扮演了这骄阳的角色,至少,太子绝对不是夜间姣月。 但是,历朝历代,太子恰恰应当扮演这夜间皎月的身份。 显然,太子并没有为之。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不过,皇帝陛下倒也是心大,还是纵容太子为之。 但是陛下可以纵容太子,旁人未必见得惯太子这般活跃。 以皇帝陛下对太子的器重和培养之意,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护着太子。 只是这件事,明明是日前太子主动提起的,但是皇帝陛下最后却全部交给了李斯。 这事自然耐人寻味。 意识到这一点的赵高,忽的有些担心起李斯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