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嬴政怃然。 “朕从前,不重视此类名声,但是如今,朕决意用文教去收束天下百姓之心。” 好—— (此处应该有掌声。) 扶苏听了,内心大为震撼。 外面一束光照了进来,打在扶苏眼前的天选之子身上。 “君父肯纳逆耳之忠言,臣由衷心服。臣斗胆请君父,由臣率七十二博士,共同为陛下于天下百姓立言。” “立言?” 扶苏眼中闪着自信。 “君父,臣先前通读百家。百家各有长处,儒道墨法、阴阳纵横,各有长处。而吾秦,用商鞅之法,如今虽对其加以变更,施新法于天下,扶苏闻百姓皆乐于从工。这秦法,于百姓,是落到实处的利,百姓见利,自然安于奉秦。” “但秦向来奉行商鞅之法,虎狼之名于外,声名远播,六国遗民,多有抵触之心。故为秦正名,为必然之举。而百家之中,法家讲求实效,吾秦不可飞废之;道家追求无为,显然与秦策相悖;至于墨家,吾秦当取其技,废其意。 “而儒家向来鼓吹仁政,而且宣扬仁义,为当世显学。故臣以为,为秦正名,非得用儒家。这儒家之徒,不用可惜。” 嬴政听了,哑然半响。 “看来你是真的打算天下百家,杂糅用之。” “用儒家之士,宣扬陛下之功德,教化于民。儒法结合,岂不善哉? 话题兜了一圈,还是回来了。 扶苏对待事情的坚决心志,倒是让嬴政侧目。 但是嬴政始终有他的顾虑。 “一国焉能存二法?法必为一。” 扶苏只觉得这不重要。 “臣以为,一国君为一,那法为一,天下便为一。而儒家之道,却可为法之皮囊。儿臣言中之法,乃君父一人专权,非秦之律法。” “法令施于天下,以约束驱使百姓;而儒道施于天下,以教育感化百姓。” 嬴政听了,自然心动。 这儒家的门生,遍布天下。 若是人人都为秦始皇说好话,百姓自然也会听从。 “君父若是实在想要天下治国之术一,臣以为,君父可将法家之道,纳于儒家之皮下。” 扶苏这话一出,嬴政心里可是激起了千层浪。 以扶苏这小子的韧性,日后为君,确实万事不愁。 可是这立儒家为法之外衣,名义上虽然保留了法家,但是这一举动,却也在名义上彻底废了商君之法。 在靠着商君之法徐徐变强甚至最后统一天下的秦国,于立朝之初,废了秦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