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左右近侍也不由得都为扶苏担心,但是扶苏确实还是安然自若立于漆案前。 末了,嬴政倒吸了一口气,他抑制住心里的无奈,也抑制住对扶苏的喜爱,语重心长道: “寡人先前准你变法,那是因为,法重在刑,百姓迫于刑,自会乖乖听命于寡人。而你这番行径,若是传了出去,天下百姓尊你为何人不说,你看看朝中那些大臣。若非寡人在,你觉得你今日还能安然站在寡人面前?” “这个问题,儿臣先前回答过君父。虽千万人,吾往矣。” 嬴政听了,不由得眼前一亮。 对于一个皇子而言,能有这种气魄,何愁大事不成。 寡人后继有人啊! 嬴政盯着扶苏那双坚定无比的眸子看了半响,扶苏毫不退缩。 这就又让嬴政忧心了起来。 扶苏这般强势,谁人也不肯让,倒是随了寡人,可是如今在朝,却容易四处树敌。 嬴政无奈。 今日,他是彻底没了去看骊山陵的心情。 “所以你想靠纸去教化那些庶民,让他们读书识字,以让那些庶民翻身?” “有何不可?诸将士为何频频反对变法,那是因为在秦国,用以让庶民晋升的法子唯有军功。” “所以,你想着为那些庶民们开辟第三条路?” “天下既然一统,就该修以德政。以战止战,以刑止刑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秦国若是穷兵黩武,只会让关东之地的百姓继续对吾秦虎狼之国的名声加以抵触。国土一,人心不齐,那么这天下一统的局面,迟早有一天会分崩离析。” “分崩离析?有寡人在,天下何人敢反?” 这话,扶苏不敢反驳,这个再反驳,那就是真的蠢了。 见扶苏默然,嬴政以为扶苏是对他心服口服。 “你想的确实不错,对那些庶民的孩子加以教化,命其明法令,日后也效忠寡人,但是,此事影响甚大。不说别的,国力尚且无以支撑此事。所以文教天下这件事,日后你就不要再提了。” 扶苏动了动唇角,满腹的主张和设想都还没有实施。 嬴政又道。 “你可知,日前李斯对寡人说了什么?” “还请君父示下。” “李斯对寡人进言,诸子百家各行其道,天下的读书人更是对寡人之政议论纷纷。李斯谏言,让寡人非秦之图书典籍,皆焚毁之。” 这…… 这怎么可能呢。 都要变法了,而且他们这帮人,秦王的意思很明确,只要你愿意为秦效力,秦国便会给你一口饭吃。 “儿臣觉得,读书人谤议君父一事不可信,当查明后再做决断。” 李斯倒是个狼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