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权力之剑在手,就没有他们扶苏撬不开的口。 不过是因势利导还是威逼利诱的问题。 对于高渐离这样有些气节,以荆轲为友的对象,显然是要选择前者。 “今日既然被你们逮到,是我早已料到的结果。要杀就杀,要刮就刮。大丈夫,生有道,死亦有道。” 扶苏肃容: “不愧是燕国乐圣,不知道燕王听到你在咸阳说的这番话,是否会感动不已,从而决定与秦决一死战呢?” 高渐离听到这话,顿时哑口无言。 扶苏这才抓到了高渐离的软肋。 对付这种高士,就要站在更高的道德制约点上。 “天下共苦不休,君父忧心烈烈,一统中国之地。国一也,便治民也。如何百姓刚要过上战事结束的日子,你却要站出来,做这天下的罪人呢。” 高渐离听了,冷哼一声。 “虎狼之秦,屠六国之民百万,天下皆知。而今以战止战,关东百姓看似顺从,实则多有不服,秦之天下焉能长久?” 扶苏听了。 陷入默然。 “这话,竟能出于一个乐师之口?” 乐师,这个行当,通音律者都可以进入。但是这其实是个贱业。 一个操持贱业为生的人,如何会说出这也一番高论。 由此可见,他之所以做出了和历史轨道完全不同的事情,主动入秦,背后确实是有高人支持。 竟然将秦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扯了出来。 扶苏当即想到了一个逆骨铮铮的人的名字。 高渐离撇过脸去,闭口不言。 这话确实最先不是出自他之口,那是张良先生所言。 扶苏看到高渐离这张固执倔强的驴脸,预感到,事情似乎变得更有趣了。 “高渐离——你可有想过,若是你刺杀的罪名坐实,将有数万人因你而死。” 高渐离听了,自然是不信的。 这秦国公子想要从他口中套出话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高渐离,受张良先生之托,孤身赴秦,为的是随机应变,向张良先生传递情报。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 冯家将他在府中养了半年,忽的决定要把他献给嬴政。 高渐离根本事先没有料到,匆匆忙忙想要修书一份给‘家里’,但是却被冯去疾阻止了。 冯去疾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认为高渐离觐见嬴政能否留在宫中的事情还未定下,要等他入宫得宠后再去向家中寄信。 高渐离当时寄人篱下,而冯家充当着高渐离的衣食父母,所以他只能听从冯去疾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