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母子均安,且王琳自己派人给公子送了书信,王绾见王琳一切安好,这才回府。 方才王绾看大王神色,似乎是忽然间对公子生了不满。 可是公子并无错处,大王为何忽然间作出那等神色。 大王虽然已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公子的储君之位,可是却要等到加冠之礼方可正式受太子印。 后日是公子生辰,此后,公子方为十八。 还要两年之久,公子才可正式被拜为太子。 而公子亲口允诺,不出两年,天下尽归大王。 所以说,这两年是极为关键的两年,公子必须在统一大业上出力,否则纵使日后顺利继位,也难以震慑功高之臣。 更何况,大王之心难测,若是公子并不能表现出能秦国继承人应有的手腕,到时候怕是又要有变动。 此次大王命公子接受临淄郡,显然是要试探公子为政能力几何。 公子,老夫是看好你,愿意全力相助。 可你得自己向大王证明,你是治国这块料啊! ———— 二日后。 齐国临淄。 扶苏接到嬴政诏令,很快便动身回到了临淄城。 扶苏骑着马,在街道上穿行,街道两侧,站满了戍卫。 戍卫拿着斧钺,将临淄城的百姓拦在边上。 这和扶苏骑马在咸阳城中街上行走,情形大不相同。 咸阳百姓看到自己,脸上写着高兴。 而临淄百姓看到自己,脸上写着惊慌。这一个个晃动的脑袋上,安放的两只眼睛里要么是愤怒,要么是恐惧,要么是惊讶…… 这里的人,显然并不欢迎自己。 施行仁政,是必然之事,否则无以稳定人心。 嬴政让他接手临淄郡,暂代郡守…… 扶苏望着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不由得想起很快就要在齐国推行的法令。 按照秦法禁商,势必会弄得这些百姓怨声载道,可若是向嬴政求情,继续放任齐国人自由行事,他们便不知道,如今是国已换了姓。 王贲控着马,跟在扶苏右侧,李信跟在左侧。 不过,比起眼前让扶苏头疼的事情,他身后这两位的事情,也让扶苏头大。 嬴政偏爱李信,给李信机会,主要目的是要分王家的战功。 而李信又是年轻气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有没有人想做嬴政的尚书令? 报上名来,我给你个圆梦的机会。) 然后今天一更,因为有读者提醒我要保证质量。 然后大家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