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云找陈青云要提拔干部,临走前将材料放在大班台上,陈青云翻阅之后,发现还有一件事情涉及到蓉城。 “春辉,蓉城需要招聘一千多公务员,发生什么事了。” 赵云的材料,一是要提拔一批干部,其次就是不少地州市申请编制,只有蓉城,直接上报的就是招聘公务员的计划。 于春辉苦笑道:“连锁反应呀,没想到,公务员队伍有人才倒流的一天。” “又有人辞职?” “没错,从今年开始,房地产不景气,经济开始出现萧条的迹象。为了提前应对,我们控制了公务员的补助与奖金,大家的收入减少,导致大量的公务员辞职。” 陈青云明白了,如果此事发生在其他地州市,也许地方党委与政府直接就招聘了,因为公务员辞职后,编制不会流失。但于春辉没有这样做,而是向省委组织部申报招聘计划。 “如果从其他地州市择优选拔,你看可行吗?” 对于于春辉,陈青云不会直截了当地下指示。 于春辉明白了:“书记的意思,我们不要招聘了,这样可以减轻其他地州市的分流压力。” “没错。” “等马真书记理清攀城的事情,咱们就召开常委会,届时你将招聘公务员的事情端到会议讨论。” 于春辉一时没反应过来:“这点小事也上常委会?” “我要严格编制管理,准备近期召开全省的组织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编制管理的事项。以后谁要增加编制,必须经过我的批准。” 于春辉点点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在全省推行大部委制,没有几年功夫,不可能看到成效。青云,你这招,算是从源头抓起。” “最大限度地限制特权,才能破除学而优则士的观念。紫微银行的总部已经建设好了,马上就要搬迁到蓉城。他们需要不少干部,我想在全省的公务员队伍中进行招聘,应该有点吸引力。” 于春辉抚掌大笑:“还是青云有办法,如果多几个这样的总部,干部队伍的分流,压力就更小了。” 陈青云淡淡地说:“罗国木马家族、米国杜伦集团、还有塔尼国的国家烟草公司、陌得国的海产品公司,都准备在蓉城设立总部机构,春节过后就会来蓉城谈判。” 两人聊得正开心,何杏花进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