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潜龙会里,头脑清晰、思维缜密、大局感最强的,除了青云,应该是黄轩。”余真已经打好了汇报的腹稿,言语流畅,面对田华没有半点怯场。 “他的观点呢?”田耀华插了一句。 “支持大部委制,也准备在h省的关洲实施。关洲市委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改革的幅度没有蓉城的大,并且成立了再就业扶助中心,可以预见,关洲的改革,问题不会很大。” “王成的表现如何?” “比较激进,他主张在改革的同时,要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特别是违规提拔干部与聘用普通公务人员的领导,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好,我们党需要这样的人才。”在田耀华的心里,已经将王成定位为纪委的接班人。 聊了半天,田耀华最后问道:“给你印象最突出的,不是说表现最佳的,是谁?” 余真毫不犹豫地说:“胡景。” “胡奎家的小子,那个龙老说情凑上来的小家伙?”连胡景都有印象,潜龙会的成员在田耀华的中心,确实份量不轻。 余真点点头:“没错,在培训班的时候,除了羞涩,连情绪也不会掩饰的毛头小伙子,现在说起大部委制来,还一套一套的呢。” “对大部委制,你的观点呢?” 余真笑道:“华夏要走出当官为民做主的怪圈,大部委制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哦,理由呢?”余真的观点,引发了田耀华的兴趣。 余真抬起头直视田耀华的眼睛:“华夏几千年的正统思想,浓缩在‘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里。” “可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不是过去的封建时代。”田耀华顺着余真的思路发问。 “现在提倡的是主人翁思想和公仆意识,不论哪种说法,都是将公务员置身于民众之上,以俯视的角度看待民众,其实质,字里行间表示出公务员高人一等的内涵。” 田耀华点点头:“有点意思,难度实施大部委制就是提倡公仆意识,不对呀,以你的观点,公仆意识的本质,也是置身于民众之上。” 能在田耀华面前表述这种前所未有的观点,余真在紧张中掩饰不住淡淡的兴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