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租车行业的利益链,曾经在醴泉当过多年常务副市长的胡建设,比在座的人都清楚,当然,除了他身边的书记、交通局长等少数几人。 这是地方政府的决策事项,药监、质监、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全都闭口不言。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说错话,是要得罪人的。 怀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这些厅局长,就连丛冰冰、丁香与徐达军,都有所顾忌。 于春辉想说话,陈青云凑到他耳边轻声说:“你不要急于表态,最后拍板就行。” 陈青云有信心于春辉不会反对自己的主张,但他既然要树立于春辉的威信,便会替他创造条件。 邓兰第一个站出来赞成:“青云书记真是站得高,如果放开出租车市场,可以解决市民打车难的问题,从源头控制黑车生存的土壤,同时加大对黑车的整治,谁还会冒风险去开黑车。” 江平不解地说:“青云书记,上次拍卖出租车经营权,是五年前的事,明年又到了拍卖出租车经营权的时间。你的意思,明年的出租车经营权,不再拍卖,而是干脆取消。” 在座的都是官场中的老麻雀,都明白江平的提问,实际上是替陈青云的话做注解。 “一万多辆出租车的特许经营费,十多个亿呀。”徐达军惋惜道:“有了这笔费用,水巷到生物医药基地那座立交桥的投资便解决了。” 对于徐达军与陈青云的关系,没几人清楚。徐达军的话,表面看是反对陈青云,实际上是剪断其他人的舌头。 但是,徐达军的话,如果没人配合,就会成为败笔。 陈青云的团队里,精明的人大把的存在。徐达军话音刚落,邓兰、江平、张瑜想接过话题,不料被花米抢先了。 “徐市长,十多亿的收入,不会令你这个大管家心疼吧。”花米的声音,如同珠落玉盘,十分悦耳:“你放心,生物医药基地的税收,明年就可达到百亿元,你会有钱花的。” 徐达军是主管财政的副市长,花米说他是大管家,实际上说他是市政府的当家人。 陈青云、徐达军、江平等人一唱一和,早就令壶山新城的书记火冒三丈,花米的话,更是火上浇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