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争先恐后(六)-《官路医武高手》
第(2/3)页
“大手笔,难怪醴泉、泰安、紫微三大集团能够超常规发展,青云抓住了根本,那就是重视人才。”杨老爷子不由赞叹地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这句话曾经冲击了多少人的脑子,可真正懂得这句话含义的人、或者说能够将这句话落到实处的人,少之又少呀。”
陈青云很有同感:“没错,受领导者格局的影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用人唯亲的现实,仍然很严重。”
“不说这些没用的,再讨论下去就跑题了。”杨老爷子及时刹车:“按你刚才的算法,紫郢湖小区可落实一万多户,也就是小区规模的三成左右。”
“安平经开区到安平市区的距离,与紫郢湖的距离大致相近。”陈青云引导杨老爷子放开思路。
“好,青云,你想得比我周到。”杨老爷子这才兴奋起来:“如果还能举出一个有利因素,杨家拼着走麦城的危险,这次就听青云的。”
杨老爷子已经拿定主意了,却仍要挤兑陈青云一把。
精明的杨老爷子,没想到同样被陈青云忽悠了一把。陈青云预计生物医药基地会有百多家企业,但真实的情形,到目前为止,落户基地的企业,不超过五十家。
按照陈青云的设想,基地的发展,主要走集约化的模式,企业数量不会太多,但每家企业,都要做成行业内的佼佼者。
但陈青云的分析,并不离谱。依托生物医药基地、壶山新城与安平经开区的客户群体,在紫郢湖开发一个高档社区,市场基本不用考虑。
安平经开区的情形,杨老爷子当然心知肚明。泉湖市的财政收入超过蓉城,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安平经开区。元老院的老家伙都清楚,安平经开区的财政收入,占了整个泉湖市近两成。
数百家企业,其中有多少高管?也就是说,至少有数万的群体,具备了在紫郢湖购买高档住宅的能力。
这个时候,杨老爷子才真正放心了:陈青云将紫郢湖当成蓉城市的次中心进行开发,确实是一着好棋。
陈青云明白,机老爷子已经吃了定心丸,可老人仍然贪心不足,还要钉下钉子覆好脚。
“老爷子,如果在紫郢湖开发一个文化产业园,你认为可行性有多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