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错,领导职数越多,费用开支就会成倍增加。我们的各级财政之所以成为吃饭财政,领导职数过多,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杨慈航也忍不住发表意见。 张扬知道时闻道与杨慈航已经被陈青云说服,或者说,陈青云的理由,让他们放心大胆地给予支持。可张扬仍然不死心,不想让陈青云轻易过关。 “如果一个单位只剩下两个或三个领导,那么集体负责制该怎么体现。” 尽管已经占了上风,陈青云仍然不敢轻视张扬。 “集体负责制,并非限定由班子成员负责。”陈青云淡淡地说:“行政方面的办公会议、党务方面的党委会或支部会,都可以吸纳二级机构或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我们的组织原则,不会因为少了几个领导职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讨论如此重大的问题,陈青云始终平静似水,甚至比张扬还沉得住气。高雅的气质、风度,不但时闻道与杨慈航非常佩服,就连陈青云的对手张扬,同样暗自叹服。 如果不是敌对面多好,这种气度的年轻高官,真是可遇不可求,张扬有内心,萌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将张罗送到陈青云身边锤打几年。 陈青云还很弱小的时候,张扬便重锤出击,要将陈青云扼杀在摇篮中。可陈青云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越遭打压,成长得越快。到了今天,陈青云已经跑到张扬的前面,张扬再也不可能打压陈青云,只能想办法拖住陈青云的后腿。 当年的张扬,已经是正厅级干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张扬由正厅升到副部,陈青云而由刚参加工作的小公务员,不但级别与自己相同,排名还在自己前面,张扬如何不生气。 张扬还想绝地反击,时闻道说话了,虽然是小范围的讨论,但今天的讨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潮。这样严肃的事情,时闻道当然不允许像菜市场一样,变成讨价还价的交易。 “好啦,今天的讨论就到这,我与青云还有事情要商量。” 张扬很不甘心,但时闻道已经送客,只能垂头丧气地跟在杨慈航身后离开时闻道的办公室。 “青云,蓉城的信用评估,什么时候启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