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慈航隐隐听说过“红杉系”的说法,从红杉镇走出来的李节,无疑是陈青云很贴心的干将之一。 陈青云简单地说了李节的想法,没有过多的解释,杨慈航想到的内涵可就丰富了。 “陈青云要与省委谈价码。”这是杨慈航的第一个反应。 创业难,守成更难。李节就任的时间不长,接连发生了几次攻击安平信用体系的事件,可安平在李节的带领下,有惊无险地渡过这些打击。 难道陈青云要再次提拔红杉系的人?徐鸿章调任壶山新城副主任的事,杨慈航已经知晓。如果真是这样,陈青云就有点不知进退了。 可阿青云告诉杨慈航,李节的辞职,没有任何条件。 杨慈航想到的第二个可能,是陈青云要将李节挖到自己的企业去。陈青云与三大集团的关系,杨慈航知道得很清楚。 但李节的去向,让杨慈航再次疑惑不解。放着好好的市委书记不当,非要回去教书,吃饱了撑的。 杨慈航逼着陈青云说出李节辞职的真正原因,陈青云只告诉杨慈航两个字。 “担当。” 安平的自助加油站爆炸起火,现场有七人死于非命,不管原因如何,身为安平的安全第一责任人,李节必须有所担当:这是对安平人民的交待。 杨慈航摇头苦笑,很多地方的领导,遇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上报的死亡人数,都是拼命捂盖子,生怕报多了影响自己的前途。 想到这里,杨慈航猛然一惊,不敢致信地询问陈青云,李节的真正目的,在于净化官场风气。 陈青云明白杨慈航目光中的含义,肯定的点点头。 杨慈航断然告诉陈青云,既然如此,她将全力支持李节。闻道书记的工作,不用陈青云去做,杨慈航打包票。 现代社会竟然还有李节这样的异类,杨慈航心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敬佩。如果让她做出李节这样的选择,杨慈航扪心自问:很难做到这点。 李节的辞职,没有接到李节的报告之前,也许还有变数。陈青云不想闹得满城风雨,向杨慈航汇报之后,再没向第三人透露李节辞职的事。 到了第三天,李节的报告还没送来。陈青云暗自庆幸:也许李节想通了,看来周末的烈炎聚会,起到了作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