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事中原本是内廷官员,就是士人在大内服役,所以称之为给事中,到了明朝,给事中就成御史了,只是跟都察院是两个系统罢了。 官员们得罪了皇上,也不过贬官,打板子,以后还有复官的机会,有的官员甚至认为,被皇上贬官杖责是一种特殊荣誉,这是铁腕御史杨继盛等人前仆后继弹劾严嵩后留下来的惯例。 王若非知道这些官员讨厌他,毕竟自己早些年在都察院是专门整人的,而且也整掉了不少人,说威名远扬也罢,说臭名昭著也行,反正是名声在外,现在他辞官退居家乡,官员们都不登门拜访,无他,还是怕惹上麻烦。 往日整人,而今遭人冷脸,也等于挨整,他也算尝到了那种滋味,所以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自己遭受的这种痛苦连本带利地让自己的政敌也尝一尝,至于修建拙政园,不过是麻痹政敌的一种手段,他从未曾有一日忘记过自己的政敌加诸自己身上的羞辱与痛苦。 在他眼里,况且比唐伯虎潜力大得多,第一况且年轻,小小年纪名气已经不比唐伯虎差了,画输了又如何,还有那诗在呢,只要那诗传扬在众人之口,况且的名气就是黄金铸成的。 这只是其中之一,之二是况且有后台,且不说练达宁将来能高升到什么职位,有一个陈慕沙就足够了,他在朝廷中就听说陈慕沙跟皇上还有太子裕王关系匪浅,还跟张居正交谊笃厚,有这些关系,全国上下都能横着走,更何况陈慕沙还有中山王府这层关系。 在他的视野中况且的作用无人能及,这才是他最想笼络况且的地方。 相比之下,唐伯虎就有些弱了,想当年,唐伯虎的岳父-前朝大学士活着时,唐伯虎也是前程如锦,可惜他命不好,岳父死的太早,没能给他铺好路子,唐伯虎又不是那种善于交际、能在官场中纵横往来的人,不出几年,那些老关系都断了,不然现在也不至于卖画为生。他现在全部的价值就在他的名气还有那支笔上。 王若非自从来到赛场后,一直在寻找英国公夫人还有小王爷,却未能现。 魏国公当然不会在这种场合露面,可是小王爷怎么说也应该来,前半个月,这两位贵人可是从南京过来给况且站台的,今天怎么会不露面? 不仅王若非琢磨这个事儿,况且也一直纳闷着呢,他以为英国公夫人、小王爷师兄一定会来捧场,可是居然没见到他们的身影,而且也没派人来说明缘由,难道他们认定自己必输无疑,所以不想来看自己的窘态? 想到这里,况且不由得苦笑,看来大家对他还是缺乏信心,这也难怪,连他自己都信心不足,只有萧妮儿从不怀疑他的能力。 眼光扫视间,他看到了王若非,王若非报以鼓励的一笑。 况且也笑笑,先前在大厅里人太多,他没看到王若非,王公平时一向是众人瞩目的中心人物,今天却是格外的低调。 他想起那天从王若非家回来后,对周鼎成说了王若非对他说的那番话,也就是拉拢他结成同一阵营,周鼎成马上告诫他,决不能跟王若非纠缠在一起,说是都察院里那些专门整人的没一个好东西,离他们越远越好。 听到这句话后,他想起一句戏曲里的词儿:洪洞县里无好人。应该是《苏三起解》里的吧,这绝对是地域歧视。然则周鼎成这句应该怎么定义,难道是部门歧视? 他眼角一瞥,看到了王若非身边的那位美人:玉婵姑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