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怜建文帝的两个儿子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从没踏出过家门一步,得到自由后,方知外面世界有多么精彩,当时就被京城滚滚红尘击倒了。在这之前,他们别说没见过这么多人,连猪牛马羊都没见过。 获得自由没多久,两个王子精神崩溃而亡,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打击。这样的事,实在是没法想象!脑洞再大,也无法猜度两个王子当时的心情。 况且每次想到这事,都感到由衷的无尽的悲凉,这不就是明朝版的《楚门的世界》吗?好莱坞编剧们绞尽脑汁,构思了如此精彩的故事,以为真实的世界决不会有这样的事,他们哪里知道,早在七八百年前中国的明朝已经预先上演了,比他们所能构思出来的更奇特、更悲惨。 “世界”之悲惨,莫过于两个王子被软禁一生的这座宅院;人生之荒唐,莫过于两个王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宗再惨,也比这两位皇叔好多了,甚至死牢里的人也比他们幸福,至少人人都知道身处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 钱皇后死后,英宗再未立皇后,临终时立下遗诏,废除活人殉葬制度。只此一事,治国没有多大成就的英宗,天下称仁。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自商周以来建立活人殉葬制度,每个朝代虽然有不同的建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太祖、明成祖殉葬的宫女太监数以万计,惨不忍睹。活人殉葬制度作为帝王的专利,其他人不享有这个权利,因此也只有帝王才能阻止这件事情。在英宗之前,中国历史上已经产生了4oo多位帝王,彻底废除活人殉葬制度却是自他开始。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痛斥这种活人殉葬的制度的罪恶。以兵马俑及各种人俑殉葬看似壮观,却为活人殉葬制度埋下了祸根,追根溯源,都是人俑惹的祸。这才是孔子说这话的真正意义,可以这样理解孔子的呼号:那第一个做俑殉葬的人,就应该绝后!这在无后为大的春秋时代,可是最恶毒的诅咒。如果认为孔子是诅咒做人俑的工匠,就大错特错了,孔子指责的是活人殉葬制度。 况且因此对明英宗特别有好感,这是位仁慈的君主啊,中国各王朝的君主只有宋仁宗堪与相比。明英宗本性非常善良,只是被宦官王振蛊惑晕了头,导致土木堡一役大败,六十万精兵被瓦剌一举覆灭,明王朝元气大伤,一直到很久才恢复过来,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宣宗时的鼎盛气象。 “这好好的怎么还流泪了?想谁想的?”不知何时,萧妮儿走进来,现况且满脸都是泪珠,惊愕不已,急忙掏出手帕给他擦拭泪水。 “哦,没想谁,瞎想来着。”况且这才感觉满脸冰冷,意识到自己刚才真的无声哭了。他是想到建文帝两个儿子的悲惨遭遇,又浮想联翩到英宗皇帝、钱皇后等,内心的悲悯涌动,无意识地悲伤流泪。 “我说呢,你该想的心上人白天都来陪你了,这么一会儿,也不至于想的哭啊。你不会是想左姐姐了吧?”萧妮儿忽然想到。 不要说况且,她每次看到秋香,都会联想到左羚;一旦想到左羚那不可方物的绝世姿容,连她都有些心潮涌动。 “想她?没有。”况且不是没有,而是不敢想左羚,左羚若到了苏州,一定会惹出大麻烦。况且隐隐有种感觉,这大麻烦他可能躲不过去,只是时候未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