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练达宁惊魂未定-《大明才子风云录》


    第(2/3)页

    弄到最后,一个不小心,嘉靖帝还是被徐阶坑了,下令处死严世藩,严嵩也被罢了官。过后嘉靖帝也后悔了,可是他要脸面不愿意承认自己被坑,也就无法再召回严嵩,众臣假装没看见,谁也不替严嵩说话,最后他只能惨兮兮地饿死在祖坟旁。

    严嵩自进士中第后,一直没有做官,五十多岁才出仕,六十岁当上辅,执掌国柄二十年。这老儿也是一个特殊存在,虽然年近七旬,却如青壮年一般精力旺盛,每天在宫中陪同皇上,从无倦怠之色,虽然害死不少人,处理国政却从没误过事,也算是一代奇人。

    他儿子严世藩荒淫无度,后宫比嘉靖帝还多,聚敛多方美女以供自己淫欲,坏事做绝。不过,严世藩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子,可屈指算尽天下事,哪个地方能有多少油水可捞,做一任官员能贪多少钱,他居然能算的清清楚楚。但凡官员上任,他就会先跟这官员算好账,回来后给他七成。大小官员都服他这一手,对他敬若神明,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对全天下的财富所出了如指掌,谁也不敢瞒骗他。

    当时六部中的兵部尚书被称为严府的武管家,户部尚书被称为严府的文管家,吏部尚书则是严府的座上宾,通政司长官赵文华则是严嵩的干儿子,严嵩父子对朝廷的掌控几乎是点水不漏。

    严世藩平生只服杨慎一人,其余才子文人都不在他眼中。他曾有句名言,说是天下才气可分为十分,杨慎占了四分,他占了三分,其余三分由全天下才子文人分享,可见虽然狂到家了,却也知道天高地厚。

    陈慕沙的视野和小王爷不一样,他并不在意方步瞻要和刑部联合办案,他气的是方步瞻太胆大妄为、目中无人。明明已经给足了面子,也备好台阶,这方步瞻却依然不依不饶。这个方大人究竟想干嘛呢,真的要在他这太岁头上动土吗?

    “不用理他,让他先做着春秋大梦吧,等年后,左都御史也许会来,可是要带走的不是况且,而是他方步瞻。”陈慕沙一语定案。

    练达宁忽然背生冷汗,陈慕沙敢这样说,一定是有几分把握的,可是真的如他所说,不单单要打通皇上的通道,还要把内阁摆平,事情就弄大了。当然了,如果皇上和内阁意见一致,都察院和刑部再折腾也翻不起大浪来。

    可是,事情这真能做到这样吗?太难了,即便是宰相,也不敢下此定论。不过,在某些时候,老夫子能做到的,宰相却不一定能做到,因为宰相先要自保,凡事都不敢使出全力,而老夫子却可以不顾一切!

    人的胜利与否有时候是心态决定的。

    练达宁不敢多耽搁,唯恐方步瞻怀疑他通风报信,日后寻机报复他,他虽有老师徐阶做靠山,却也不敢视都察院如无物,要是都察院存心找茬打击他,总能抓住他的过错,到那时连徐阶都保不下他,这次升迁的突变就是明证。

    坐在回程的轿子里,练达宁不禁感到阵阵后怕,他在苏州任职多年,跟老夫子素有来往,先前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征君,以为那不过是个名号而已,不算什么,他敬重老夫子三分,主要是因为陈派理学宗师的名头,却也只是三分而已。

    练达宁庆幸自己从没得罪过老夫子,更庆幸收了况且这个弟子,如果得罪了老夫子,估计早就被免官回乡了,如果不是有况且,这次的事,他恐怕是难逃劫数。人啊,还真是缘分天注定哟。

    想起先前他还曾因争执王守仁和陈白沙谁应该入祠圣庙的事,好在有况且从中调解,没产生嫌隙,不然后果真不敢设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