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策论重考,李大炮判卷-《穿越北宋之我爹是蔡太师》


    第(2/3)页

    “好了,从今日起,咱们便是盟友了,日后有什么消息,杨大人会提醒你们的。”

    寒暄了几句,黑袍人与杨笃便告退了出来。

    “六爷,我看那李邦彦倒像是真心的,只不过那王甫好像有些不情愿,万一他中途与我们背道而驰怎么办?”

    能混到高位的,都是人精,杨笃观察王甫观察的很细致,从面部表情中便能看出他不是很乐意。

    “不怕,王甫此人生性胆小,最是怕死,不过得时刻派人暗中监视他,以防他突然生变。”

    搀扶六爷上了马车,杨笃想了想,还是问道:

    “六爷,我不明白,为何要拉拢他们两个?”

    “杨笃啊!你活了这么大岁数真是白活了,他们两个一个是太宰,一个是少宰,掌管皇宫政令,拟诏书圣旨,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让他们两个将玉玺拿到手交给我……”

    这下杨笃明白了,躬身连说自己愚钝。

    “起来吧!你身为兵部尚书,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与应天府的兵马都监联系好了吧?另外,加紧对城防军的策反…………”

    一场阴谋逐渐浮出水面,东京城快要变天了……

    三日后,礼部贡院!

    上万考生全部汇集于此处,等待着重考策论。

    搜身,入考场,等待发卷。

    考生们兴趣盎然,特别是上次没有发挥好的考生,简直运气爆棚,徐继发贩卖考题一案导致策论重考,又给了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科举中的策论乃重中之重,考官们往往会着重于判阅策论。

    好的策论可以直达天听,被天子所赏识。

    所以在第二次机会中,考生们都卯着一股劲,誓要写出千古名文,一鸣惊人。

    有决心是好的,但他们却低估了这次策论题目的难度。

    等到试卷发下来后,考生们傻眼了,因为这题目只有两个字“治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