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8回:图谋两关-《三国忽悠记》


    第(2/3)页

    于是战争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形成了,三万大军的董重率军将十余万的黄巾军围于濮阳之内,消息传回洛阳之后,朝野一片沸腾,纷纷扬言董重乃是天将军,一时之间,董重风头一时无两,大有东汉第一将军之风了。

    待董重围城第三日后,程远志、管亥、波才皆率军而出,欲突围而去,却被董重一一击败之后,董重扬言,濮阳之黄巾已是惊弓之鸟,旦夕可破,更让朝廷准备好安置黄巾俘虏之物,以免俘虏太多,无法安置。

    董重在接连的大胜中,早已有些得意忘形了,而从黄巾溃军中得知的消息更让董重坚定的认为,濮阳断粮久矣,兵丁皆无战心,围而不攻即可,濮阳黄巾兵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消息传到弘农之时,众大将也纷纷对虎牢关董重的战绩赞不绝口,可又都在为彭羽暗暗叹息,要知道本来这濮阳的战局可都是彭羽一手操办,临到收获果实之时却被董重全部接收,众将又有些愤愤不平。

    贾诩得知此事之后,立即面见了徐晃,与徐晃密谈良久,而后徐晃开始每日督促各军的操练情况,而且甚为急迫,徐晃更要求虎牢关的战报必须一天两报,这些都让众军有些疑惑不解,却都碍于徐晃将令,只得将操练更严苛一些。

    也因为徐晃贾诩的郑重,让弘农的大军莫名的有了一些危机感。

    赵云、张辽、张郃等人多次询问徐晃之后,徐晃无可奈何终于给他们透露出贾诩的一句话。

    “董重兵败之日,弘农出兵之时,务必做好准备,否则必死无疑!”

    众将大惊失色,皆对此话将信将疑。

    函谷关。

    函谷关与潼关之间,是一跳狭小的通道,长一百余里,蜿蜒山间,深陷如函,因此被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靠近洛阳方向的就叫做函谷关,函谷的西头,靠近长安方向的便是潼关了。

    彭羽一行火急火燎赶往函谷关,登关眺望之后,才发现函谷对比虎牢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为函谷的地势太过险要,只需数千兵丁足以拦住十万大军,换句话说,守住函谷易如反掌。

    可函谷关却三番四次向朝廷求援真让彭羽大惑不解,如此天关,手握重军,坚守不出,飞鸟难渡,何险之有?

    郭嘉进言道“此乃袁绍邀功之谋也,函谷越是事急,陛下越是担心,朝廷越是急迫,袁绍越是高升。”

    彭羽闻言对袁绍暗暗皱眉,心想这郭嘉怕是真猜中了袁绍的心思,会哭的娃有糖吃,袁绍这招倒是不赖,只是袁绍竟然视大汉安危如儿戏,让彭羽颇为不爽。

    至于袁绍领军出征被围于武岭,彭羽心中也是暗骂活该。

    虽然袁绍也有一些邀功的心思,倒也没有彭羽、郭嘉猜测的那么重,要知道彭羽可是经历过虎牢关战场的人,虎牢关一日战死数万人,当然对这更险于虎牢的函谷底气更足了,可那袁绍从未镇守关口,但见黄巾大军前来早已惶恐不安,哪里有彭羽这般气定神闲。

    再说彭羽有郭嘉等人为智囊,可怜袁绍现在还得依靠自己呢,哪里有彭羽这种等闲数万黄巾不放在眼里的魄力?

    也不得不说,彭羽跟着彭伯、王允、卢植这几位老头时间越长,竟然被影响的也越深,现在的彭羽虽然比不了王允等人为了大汉可以牺牲一切,但是最基本的保卫大汉的决心还是有的,倒也算一位忠臣了。

    彭羽看到函谷尚余三千余兵丁,暗想三千足以抵挡黄巾数万大军了,而三千兵丁竟然只有三位都尉镇守,其他将领全部随袁绍出征了,彭羽立即任命高顺为函谷关守将,自带吕布、典韦、郭嘉前往潼关一行。

    潼关。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所以称之为潼关。

    函谷之险强于虎牢太多,而潼关之险更甚于函谷,郭嘉、吕布、典韦看着潼关也是暗暗心惊。

    彭羽看着却是心旷神怡,摇头晃脑盗曲一首“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大秦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郭嘉满脸震惊盯着彭羽看着,彭羽叹了口气,假装不知,心中暗乐,你郭大才子被老子才情镇住了吧,这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都被镇住了,何况你?

    彭羽却不知自己即兴盗曲一首,竟然让郭嘉心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从此曲之中听出了彭羽的情怀,甚至从中听出了勃勃野心,所以也是从这个时候,郭嘉就开始为彭羽作出了一系列布局,当然这些乃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