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科举制-《三国之绝代帝王》
第(2/3)页
因为贾诩也十分好奇,刘琦为普通老百姓们的晋升通道,是什么。
“这便是我接下来要说的,除了六品中正制之后,还有科举制。”
“每两年,我都要开科举。”
“科举,你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考试,专门针对研究“科学”和管理才能的考试。”
“每一个三十岁以下的老百姓都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凡是参加科举考试之后,成为秀才的,可以成为从六品。”
“成为举人的,则可以成为从五品。”
“成为进士的,可以成为从四品。”
“当年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则可以直接成为正四品!”
刘琦将自己的第二个推出的制度提了出来。
他的科举制度却是和后世的科举制度不一样了。
后世的科举制度,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举人,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几年下来,才可以成为一个秀才。
如今每两年就安排一次科举制度,每一次,都会根据这些老百姓们考试的分数,将大家划分成为不同等级。
这便是刘琦的独到之术。
至于那些个将军们,也都听明白了这科举制度的好处和不好之处。
不好之处在于,他们的子弟们今后必然是需要参加科举,否则是没有办法踏入朝廷。
不像之前,举孝廉,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县令。
好处在于,就算今后他们这个世家真的落寞了,只要后代有学习好的孩子,这个世家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吧。
“我现在明白主公的苦心了,主公真的是一心为了百姓。”
这个时候,贾诩明白了刘琦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让国家更加的稳定了,给普通人上升通道,这些普通人就不会想着起义。
只要让这些普通人吃饱饭,让他们好好的劳动,或者是好好的学习,今后就有出头之日。
至少是要比东汉能够更加的稳定。
同时呢,刘琦的六品中正制,是要比三公九卿制度更加明确互相的职责。
的确要更利于国家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