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传奇-《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第(3/3)页

    “谢谢。”王庸真诚的道。

    “没什么,毕竟我也喊一声爷爷,这是我应该做的。对了,还有一件事。”子玉风晴摆摆手,道。

    “什么事?”王庸好奇的问。

    “这是最新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你一个老朋友上封面了。”

    子玉风晴从包里拿出一本印刷精良的杂志,递给王庸。

    王庸疑惑的接过,纳闷自己哪个朋友有这种本事,竟然可以上国家地理的封面。

    创刊于1888年的《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已走过了117年的历史,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权威性跟影响力都排在最前列。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南非的部族到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从海底到太空,从见证帝王、君主的加冕到对科索沃恐怖暴行的无畏报道,《国家地理》杂志不仅仅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

    能够上一次《国家地理》可是相当荣耀的事情,人物类的能够成为封面,更是难得。

    据王庸所知,人物类封面大多是有着人文情怀的那种。比如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塔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还曾经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最终找到。

    如果真的有一个人能够成为封面的话,那只有一种可能……

    王庸想着,看向杂志封皮上的照片。

    果不其然,正是王庸心中所想的那人。

    彭嘉生!

    只是让王庸意想不到的是,彭嘉生似乎并不是这张封面照片唯一的主角。在彭嘉生身边,还有一个模糊的剪影性质的人影,没有脸面,没有细节,只有一个大致的身高轮廓跟发型。

    而在剪影旁边,则标注着一行英文小字——彭嘉生老师。

    “我?”王庸一下子惊呆了。

    然后再看那个剪影,越看越像自己,分明就是仿照王庸在果邦时候的模样临摹出来的!

    怀着极度疑惑,王庸翻开杂志,迅速找到了有关彭嘉生的文章内容。

    却是一篇采访报道。

    国家地理的记者通过介绍果邦这个特殊国中国的方式,将彭嘉生的采访放入到了文章中。

    而文章中记者对于彭嘉生能够摒弃恩怨,主动提出跟缅境政府和解,共同开发建设美丽缅境的主张大为赞赏,称赞其迈出了和平的一大步。

    再加上彭嘉生的禁毒举措,更是为彭嘉生加分不少,赢得记者的一再称赞。

    最后记者询问彭嘉生为什么会突然提出和解的主张,彭嘉生却是毫不避讳的提到了王庸的名字。

    彭嘉生说要感谢一名叫做王庸的老师,这个老师不属于华夏,也不属于美国。他只是一个前来旅游的普通中学老师。但是他却在旅游的短短一周时间里,教会了彭嘉生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就像是振聋发聩的禅语,打开了彭嘉生的心灵。从而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

    彭嘉生故意隐藏了王庸的模样、身份,故意模糊了王庸的事迹,将其讲的虚无缥缈。

    却是大大勾起了杂志记者的兴趣。

    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彭嘉生描绘出王庸大致形象,最终记者将彭嘉生跟王庸剪影图拼成一张图片,放在了当期的《国家地理》封面上。

    配的文字是——legend。

    传奇。

    一个属于果邦领袖的传奇,一个属于领袖背后之人的传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