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话:牛家浜-《娇娘发家录》


    第(2/3)页

    他们家从前没有半分田地的,如今有六十亩的地就不说了,那种得都是包谷,交上来的租子她也是打算卖掉换成大米的。

    可这二十亩水田,那交上来可是实打实的谷子呢。

    一亩产五石谷,二十亩便是一百石谷,收七成租子,也就是七十石,再交税,一亩八斗税,二十亩得交去差不多十六石谷,剩下的才是自个的,碾成米差不多得五千斤米不到,也够吃了很久了。

    而佃了这二十亩田的人家,辛苦大半年,得三成,也就是三十石,碾成米能有二千七百斤左右,卖成银钱也有个十来两。

    辛苦归辛苦,普通人家来说,这收成也是可以的了。

    当然,能种下这么多田,壮劳力肯定少不了的。

    听杜传福说这家人多,已经四代人了,都没分家,光是壮劳力就是差不多二十个。

    人多,干活多,但吃得也多。

    拉平均,其实也就够个温饱。

    刚进了村子,就见村口几个娃娃在嬉戏打闹,穿得是粗棉布,未打补丁,干干净净的。

    看这面貌,就知道这村子不是落后穷苦的村子。

    见得有一辆马车进来,娃娃们好奇的盯着,但却不像是从没见过似的凑上来撵着追的。

    进了村子,杜传福去年来过,水田经他手佃出去的,他自然清楚佃的是谁家,是以直奔那家去就成。

    这家人姓何,矮墙围了的大院子,正中一排三间房,左右各四间,瞧着后头院子还缀着几间屋子的,便就知道这家人口多了。

    但都不是青砖瓦房,全是黄泥糊的墙体,茅草屋顶。

    墙矮,只到大人胸口高,站在外头就能看清院里头的事物。

    院子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铺着草席,上头正摊晒着包谷。

    堂屋里头坐满了人,热火朝天的在搓着包谷粒,哗啦哗啦的声音,听着就得劲得很。

    杜传福抬手敲了门,堂屋里头听见动静,便有个汉子搓了搓手,小跑着出来开门,“谁啊?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