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话:考虑-《娇娘发家录》
第(2/3)页
这午后热醺醺的,她在这里折腾这一通,后背都湿透了,浑身黏糊糊的,一点都不舒服,也要赶紧找地方洗洗换换衣裳才是。
明儿一早来,正好。
……
再徒步走回外头茶摊取马车时,本就湿透的后背就更湿了,衣裳贴在身上,火燎燎的,跟贴了一身开水帕子似的,难受。
一人要了一碗凉茶咕咚咕咚的灌进了肚子,才觉得舒服了那么一丢丢。
茶伙计见他们去了好久,不由也好奇,“他们可承认了?姑娘你们的钱袋要回来了没有啊?”
宋秋笑笑不回答,只问茶伙计道:“黄七他们这些人在阳平镇上的名声真那么差啊?”
茶伙计见她们还不信,也是急了,“我先才说的可没有一句假话啊!不信你随便拉个本镇人问问,谁不知道?那慈幼堂就是晦气嘛!”
“这一大院子的人,人本来就不少,自个都养不活自己的,还没少揽进去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的,一群人成天在镇上晃悠的,乞讨的乞讨,顺手牵羊的顺手牵羊,真是影响咱们阳平镇的民风呢!也是咱们亭长心软,不赶走了他们。”
“要不是你们自个追到了这里,我们本镇人也是不好意思说那一院子的贼偷的,要不然,传出去,谁还敢在咱们阳平镇停留啊?”
宋秋听着这话,明白过来先才怎么瞧着十来个几岁的娃娃呢,原来是黄七他们后来接纳进去的。
不知怎么的,她就想到一句话来。
只有淋过雨的人,才知道给别人撑伞。
这些人,真说起来,都是些不容易的人啊。
路上没什么行人,马车赶得快了些,直奔先才镇南去,客栈什么的都在那一带。
今儿铁定是要留在阳平镇的了,自然要找客栈住下。
闷在车厢里更热得慌,宋秋便干脆把车帘子全都撩起来。
梨花好奇的问宋秋,“阿秋,你真想雇了他们做工啊?这么多人呢,你怎么安排得过来啊?”
宋秋点点头,“真算起来,这人也不算多。”
就算把那些小的全加上,也才五十来个人呢。
一家客栈算五个,也就十家客栈。
若是买五十个人,到手里至少都要两百两银子。
真能签下他们,她就省了上百两银子呢!
对比起来,年纪多少小了点什么的,就不是大问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