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工友之家的营业额暴涨,一度流传着“有需求,找工友之家”的口号;把另外两家幸存的民企连锁机构挤得快没有了生存空间。 与郑州相雷同的,其余许多城市也纷纷发生了或大或小的类似事件,但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工友之家大获全胜,而那些模仿者因为消费者的心理沉没成本太大,纷纷放弃了他们。 不过吃了大亏的那些人自然不是善茬,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隐隐猜到了这次事件是工友之家在背后动的手脚,于是凑在一起开始商量如何对付工友之家起来。 可能有人要问,大家都是出来赚钱的,现在工友之家风头正盛,又在领导的点名单上,这些人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对付人家? 其实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这些人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这档口报复, 但是…… 干这行利润高啊,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生意,简直比走私还爽。 关键是,做了这么一段时间他们发现了,这生意就是赢家通吃,输家全陪的那种,按照工友之家的发展速度,真的等风头过了,他们的机会也全没了,还报复个p啊! 而且,他们又不是那种只懂得打打杀杀的愣头青,虽然不能直接搞破坏,但是可以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 你工友之家不就是靠媒体来整垮我们的么? 那好,我们也可以借用媒体的力量啊! 我就不信了,天下还有不偷腥的猫,你这么大的体量,我真不信一点毛病都没有! 于是在拖了各种关系弄到工友之家工商和财税系统的记录后,一伙人花了足足好几天时间,终于找出了破绽。 “大家看,这个、还有这个项目,铁定有问题,绝对是为了逃税而弄的空壳子,咱们找媒体曝光,然后弄死他!”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恶狠狠地敲了敲复印出来的资料。 其余几人围过去一看…… 工友之家.病友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