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喀戎否定了约翰的想法。 但是,约翰却觉得喀戎是一派胡言,表示不同意对方的看法。 其余的人,对于喀戎的说法,嗤之以鼻,都表示支持约翰,赵麟这么做,是想要挖种姓制度的根基。 “大周如今,当然没有种姓了,但是,大周与我们一样,一样有着三六九等。 他们有最低一层的奴婢,那些人就是专门用来买卖的,虽说处境要比达利特,稍微好一些,但却只是好一点而已。 而后的农民呢? 饱受压榨与剥削的存在,他们的工匠也是如此,不管有什么东西,到最后都会平摊到他们头上,他们其实就相当于首陀罗。 我们的种姓制度,只是看起来,较为卑劣一些而已。 但在本质上,却是跟他们非常接近。 我们的婆罗门刹帝利,其实就相当于他们大周的贵族,将军诸侯官员什么的。 这样一来,即便传播儒家学说,那又如何? 到头来,还不是我们这一套东西。 只不过,他们所用的方式,更为温和一点而已,并且给予了最下层人民,重新上去的机会。 比如,只要科举通过,就可以成为官员。 但是,这种方式,只是一开始看上去,较为有用而已。 我们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根本不用担心这一点,就拿那些达利特来说,他们学习内容,跟我们能够一样吗? 完全不同的一个概念,一群敢相信种姓存在的蠢货,如果真的能够比赢我们,那么我们实在不堪。 这样的人,还是尽早退出我们的行列,较为合适一些。 他们大周,不也是一样吗? 男尊女卑,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看似很不错的一些东西,并不一定是与我们不同,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而已。” 喀戎开始侃侃而谈,作为婆罗门的领袖,其能力堪称不错。 原本很多贵族,对于喀戎并不了解,只是知道他是一位婆罗门的领袖,但如今看来,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光是这一份洞察能力,便是让人佩服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