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像一个蜈蚣大脑控制上百条蜈蚣腿一样。 这些如同蜈蚣一样的工作臂,可以针对一件商品做不同的事情。 比如筛选、分类、包装、组装、契合、焊接、打磨、放电等各种工作。 就如同一瓶可乐送入传送带上,第一条蜈蚣臂可以打上标签,第二条蜈蚣臂可以盖章,第三条可以拧上瓶盖、第四条可以往里面灌入可乐.......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事实上这种蜈蚣机械臂能做的事情远不止这点。 它是依据控制芯片的能力不同来进行定制的。 有些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工作,机械臂数量也很少。 但有些却能组装汽车、飞机等精密设备。 除了蜈蚣臂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仿生机器,如人类常见的鱼类而仿生的脚蹼,潜艇各种水下作业机器等。 抛开这些人类已经有了的东西外,令韩元感兴趣的是一些人类本身没有或者还只存在预想中的东西。 他刚刚在这份资料中看到了一种具有自愈合功能的高分子仿生材料。 生物器官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愈合功能,比如人类的皮肤一旦出现伤口,会在一定时间内愈合。 而这种自愈高分子材料就是仿照生物皮肤等器官研究出来的。 这种材料涂层或者覆盖在其他材料上后,在遭受到一定的撞击后,具有自我恢复能力。 有些像记忆金属,性质很是奇特。 这个性质是广大材料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因为这可以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时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手机屏幕,汽车轮胎等东西。 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制造的话,哪怕是摔坏或者破损了也不用担心,放置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我恢复。 可以说是妥妥的好东西。 除此之外,这份资料中还有不少其他的好东西。 比如刚刚说过的仿生人类而制造的机械臂。 在这份资料中,有相当优秀的义肢,种类还不少,不仅可以应用到工业上,更可以应用到医学上。 有些机械臂采用了一定的神经技术,连接人体后能如臂指使,接受脑神经信号,仿若原先的肢体一般。 有些机械臂采用了功能芯片代替神经技术,芯片中录入对应需要的功能。 比如腿部义肢,如果在芯片中存有腿部相关的走、跑、跳等功能信息,也可以起到代替原本肢体的能力。 只不过对比采用了神经技术的义肢在功能全面性上要弱一些,但这种技术比神经义肢更加简单,能进行大量生产。 但无论是哪一种,对于残障人士来说,都是巨大的福音。 在看到这些技术的时候,韩元第一想到的便是医学假肢上的应用。 第二反应就是想这个初级信息中有没有人体外骨骼技术。 因为外骨骼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属于仿生技术。 人类对于外骨骼技术的研究主要来源于虾、蟹、昆虫等节肢动物体表坚韧的几丁质的骨骼。 这种几丁质的骨骼拥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自我修复能力强的作用。 人类虽然不需要这种能力,但修改其思路,将其变成拥有巨额负重,能灵活行动的骨骼装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科学研究道路。 想到这,韩元迅速通过特有的组词在脑海中搜索起来。 “真的有!” 脑海中,无数有关外骨骼技术的资料并列排序在他眼前,让他眼前一亮,迅速的翻看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个多小时过去,韩元才从翻阅中回过神来。 不愧是系统传递过来的知识信息,虽然仅仅是初级的,但里面包含的仿生外骨骼技术,已然超越目前的人类一大截。 差距这么大,是因为仿生学在人类社会中还是一门新兴很年轻的学科。 虽然在科幻上早已为外骨骼发展定义出若干种发展愿景,但目前人类研发出来的真实外骨骼装置和想象中的仍有很大的差距。 所谓的人体外骨骼技术,大都还处于实验室研发和幻想阶段,应用到社会上的,还是极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