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沾沾自喜-《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只可惜这个十六岁的子侄,没有把他当叔父看待,反而亲近府中宵小,江淮乌烟瘴气,李神福数次劝谏,都泥牛入海,还把淮南最有力的盟友得罪了。

    也不知受了谁蛊惑,要收拢兵权。

    接着便是杨渥屠王茂章满门,淮南风云骤起。

    李神福也算是看清了杨渥的为人,根本没有继承淮南的德行。

    “汴梁承诺大人为淮南节度副使,侍卫亲军都知兵马副使,南面招讨使,统领江淮水军!”眼花缭乱的官爵,让李承鼐眼睛中冒着光。

    李神福却面沉如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江淮若破,我等皆是丧家之犬,寄人篱下,朱全忠反手就能夺走一切,且你我父子深受杨氏重恩,岂能鼠首两端?”

    李承鼐拱了拱手,“皇帝也来信了。”

    李神福面色动了动,长叹一口气,“不看了,传令明日起兵,讨伐朱延寿!”

    “大人!”李承鼐急道,“杨渥倒行逆施,昨日诛王茂章满门,今日攻朱延寿,又岂知他明日不会攻打我等?”

    “你好大胆子,居然敢直呼主上名讳!”

    “大人对杨氏忠心耿耿,却不知军中有几人如大人一般,自杨渥承袭大位以来,屡次克扣我黄头军粮饷,大人难道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吗?”李承鼐义愤填膺。

    李神福一怒而起,双目如剑,“天下人皆叛杨渥,独我李神福不叛!来人,李承鼐蔑视主上,重打二十军棍,罚去霍山戍守!”

    霍山在大别山的北麓,与鄂岳黄州一山之隔,也是唐军进入寿州的关卡。

    李承鼐被拖下去的时候,还在连声大呼,“大人何必为他陪葬!”

    李神福闭目不言,只听着堂外噼噼啪啪的声音。

    翌日,李神福留刘存一万水军五千步卒守固始城,自引两万黄头军东行,支援杨渥。

    江淮如此暗流涌动,杨渥恍若未觉,两眼盯着寿州城。

    这是他父亲杨行密临终的密语:朱延寿必反,我儿当谋定而后动。

    所以杨渥才耐下性子,没有第一时间找寿州的麻烦,而是先办了不服自己的王茂章。

    他觉得一切都如他计划的一样的进行,只要攻下寿州,江淮境内还有谁不服他?

    就连朱温都只敢在江北坐视。

    “谁先砍了朱延寿的脑袋,本王就封谁为都知兵马使!”杨渥在城下疯狂咆哮。

    尽管城下的尸体堆积了一地,他丝毫不觉得心痛,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听闻黄头军来援,杨渥眉头一皱,下令道:“传令李神福驻扎霍邱,此城,本王亲自攻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