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九章 回鹘心思-《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臣弟不辱使命,已经拿到大唐皇帝的册封诏书,陛下册封兄长为英义可汗。”仁裕兴致勃勃道。
没有中土皇帝的册封,仁裕的回鹘可汗之位,始终差些成色。
仁美脸上的喜色维持不到片刻,便又被忧色取代,“阿咄欲,你说大唐皇帝会怎么对我们?”
仁裕一脸诧异,旋即明白了他的心思,叹气道:“兄长觉得如何?如今凉州、天唐府皆在唐军之手,我们若是不从,唐军两路夹击,我等如何抵挡?大唐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兄长当早下决心,迟疑不决,必定与大唐生隙,臣弟观大唐皇帝其人颇有才略,两三年间,便收复关中、朔方、河陇,此等人物,与其为敌不智,愿兄长慎重。”
“唐人欲吞我族,该当如何?”作为三十万回鹘人的可汗,仁美不能不为部族的未来考量。
而且唐廷不是没有先例,乌介可汗南下,请求唐廷振武军、天雄军助其复国,唐廷不予,乌介便引兵向南,企图攻掠振武军,被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沔,以及李克用之父李国昌吊打,死伤十万记,几十万回鹘人被迁入江淮地区,沿途贵族试图反水,被各路节度使残酷镇压。
南迁的回鹘人连族群都消失了。
残酷的往事不能不引起仁美的警戒。
就是李晔在河陇推行的政策,仁美早有耳闻,这也是他恐惧的焦点所在。
古往今年,多少强盛一时的部族淹没于中土王朝?
不仅是草原的,东南西北全都是如此。
“甘州一隅之地,如何能与大唐对抗?以臣弟愚见,皇帝力图恢复西域,甚至漠北都有可能,此乃我族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年我族不过是北海一小部落,与大唐合力,才有后来之盛,皇帝重振大唐,皇兄何不借此重振回鹘?若能如此,即便全为唐民又如何?从古至今,汉人都不可能久居大漠草原,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舍弃甘、肃二州,换整个漠北,又有何不可?”仁裕在天唐府走了一圈之后,眼光也变得更深远起来。
仁裕的一番剖析,令仁美也大开眼界,兄弟两人都三十上下的年纪,正处在一个男人的巅峰期。
“好!我族就跟着唐廷赌一把!”仁美终于下定决心。
无论回鹘人的壮大与衰弱,大唐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传我命令,立即捉拿乞禄论,算是我们给大唐皇帝的一个见面礼!”仁美可汗抬起手臂,青鹘如一道闪电般划过湛蓝的天空。
“此人就是在凉州宗高谷,坑害一万朔方军的乞禄论?”自从上次出使朔方后,仁裕对唐廷的兴趣越来越大。
“正是此人!”
十几骑回鹘骑兵策马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