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保甲之法-《苟出一个盛唐》


    第(3/3)页

    几百名骑士跟在身后。

    黄昏的时候,香积寺已经遥遥在望。

    只是大半年没见,香积寺的规模也上去了,佛塔、高楼若隐若现。

    暮鼓声在原野里显得特别安静。

    李晔满心的躁动全都消失在这鼓声之中。

    行至山门之前,李晔几乎都认不出来了,这还是去年残破的山寺?

    面前迎客僧、小沙弥就有几十人,上山下山的香客络绎不绝,而旁边的忠魂寺却显得冷冷清清,无人祭拜。

    当初答应贯休重建香积寺,不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是为了超度忠魂英灵。

    看来三武一宗灭佛,不是没有原因。

    当年懿宗迎奉佛骨,搞得天下民怨沸腾。

    李晔并不排斥佛门,但若是佛门想走政治路线,那就另当别论了。

    政治和尚,自古有之。

    后赵石勒、石虎就有西域僧人佛图澄,为其出谋划策。

    前秦苻坚,既有道安为其谋划军机。

    当然,这人高僧也并非一无是处,能修成高僧,本身就是学识渊博之人。

    佛门与中土文化融合之后,形成的禅宗,也是文化瑰宝。

    但什么事都讲究一个过犹不及,李晔节衣缩食,连自己的寝宫都是修修补补,没道理让贯休在这里大兴土木吧?

    佛门奢侈起来,不在皇宫之下。

    朗达玛灭佛之前,吐蕃“三均富贵”、“四大供养”、“七户养僧”,修建伍香多福德无比吉祥增善寺佛殿,高九层有大屋顶形如大鹏冲天飞翔,辉光映日。

    武宗虽然灭佛,但宪宗又广兴佛寺,到了懿宗,更是钟爱有加,广建佛寺,大造佛像,江淮旱灾接着蝗灾,懿宗视若无睹,不仅不赈灾,反而加派赋税,用以迎奉佛光,布施僧人钱财无数。

    李晔黑着脸走入山门。

    门前迎客僧见他们一伙人气势汹汹,不像善人,拦在门前,“今日天色已晚,还请施主明日前来。”

    辛四郎一脚踹飞迎客僧,“瞎了你的狗眼,滚开!”

    一人当前,无人敢拦。

    这么没素质的行为,周围人群指指点点,辛四郎越发得意,“叫你们的鸟方丈出来,否则拆了你们的破寺。”

    虽然兜帽遮住了脸,李晔还是一阵脸红,毕竟是皇帝,出门得注意影响,咳嗽了一声。

    辛四郎好不容易嚣张跋扈一回,没听到,还是薛广衡拉住了他。

    见周围人越聚越多,人多眼杂,若是被看出身份,少不得又是麻烦。

    “算了,去忠魂寺。”


    第(3/3)页